登录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高级检索
搜索
登录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与
或
非
关键词
标题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用户中心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遗址遗迹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返回
学术论文
搜索
搜索
高级检索
搜索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首页
学术论文
分类浏览
分类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发表时间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作者机构
"2009·学术前沿论丛"编委会
"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委会
"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台湾)中台科技大学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日本)大東文化大學
(韩国)大邱Cahtolic大学校
100191 北京,卫生部医学科研管理研究所
200235,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02年国际住房与规划联合会第46届世界大会组委会
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组织委员会
2010国际数字科技博物馆论坛秘书处
2018’中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发展暨倪绍祥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2021动物致伤防治高峰论坛组委会
256200 山东省邹平县醴泉七路 教育中心(农业局)
Baylor University 美国贝勒大学
Brandeis University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Sinographic Texts and Culture Nanjing University
K.U.Leuven
Kenyon College
Kong Ju University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
Philosophy Department,Peking University
Rowan University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SOAS) London
找到56461条数据
数字养生一至九
期刊
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此话强调了道德修养对于养生的重要性。二字:宋代苏东坡认为:“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他认为养生之道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三戒:孔子日:“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戒色、戒斗、戒得是养生三要。四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日寡欲,二日慎动,三日法时,四日却疾。”意思是减少欲望、不妄劳作、按时令养生和祛除疾病的困扰。五知: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此节制七情六欲之意。
我不是苏东坡——汉斯·克里斯托夫·布赫的中国情结
期刊
11月19日下午,一场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德国著名作家汉斯·克里斯托夫·布赫(Hans Christoph Buch)朗诵了他的诗歌,并介绍了他正在撰写的小说《我的名字叫苏东坡》。朗诵会结束后,布赫先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作为德语系主任顾彬教授的老朋友,布赫先生此次是第二次来青岛,这座拥有欧洲气息的城市将出现在他的新作中。而中国情结则贯穿他的整个写作生涯。
贺中;于风亮;孙艺雪
当年明月苏东坡
期刊
公元1037年,苏东坡出生在四川眉山,岷江河边,一座温暖向阳的小城。关于他的出生,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原本郁郁葱葱的眉山,在他出生的当年,突然花草凋零,树木枯萎。过去当地还流传着“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的句子,这些传说寄托着人们对他才华的仰慕。一首《水调歌头》传唱全球,一种开阔明朗的人生态度,让苏东坡至今依旧拥有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
师佳佳[1]
龙虾宋词品牌之比较
期刊
金陵客[1]
宋人学唐诗散论
期刊
宋代诗歌是很丰富的,无论诗人的数量和留存至今的作品都较唐为多。由于宋诗受到后人(主要是明清)的鄙薄和冷落,迄今为止还没有象《全唐诗》这样较完备的总集,不过我们仅从清人辑录的《宋诗纪事》即可窥探一些消息。历鹗说:“宋承五季哀敝之后,大兴文教,雅道克振。其诗与唐在合离间,而诗人之盛,视唐且过之。”(《宋诗纪事》序)《宋诗纪事》收集了3812位诗人的作品,就比《全唐诗》
王定璋
历史断裂处的艺术书写——周邦彦与王安石变法关系辨
期刊
北宋词人周邦彦与王安石变法关系密切,这构成了他创作的背景和主线,然而《宋史》并没有记载此事。所以,参照西方史学,从不同历史观的断裂处分析社会原因,重点把握其词作中的心路历程,成为当前清真词研究中重要而急迫的任务。
刘汉林[1]
从秘书学的角度解读古代作家苏轼
期刊
在我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批具有双重身份的人,他们既是我国古代文坛上的著名作家,同时也活跃在国家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唐宋时期,秘书工作得到了大力发展,文人入仕多由秘书起步,国家对文职官吏的选拔任用多以其在秘书岗位上表现出的才能和品行为依据。这样,文人可以借助自己的文采登上政治舞台,而苏轼就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文化之星,在很多秘书史料中被称为“名人秘书”。
王晓红[1]
小学文言启蒙第一课,我这样讲——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手记
期刊
1.为什么选《司马光》2019年11月22日上午,我应约到宁波市鄞州蓝青小学参加同课异构活动,课题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司马光》全文30个字,选自《宋史·司马光传》,讲的是家喻户晓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但和民间流传的故事不同,这篇课文是原汁原味的文言文。
刘发建[1]
王安石教育思想述考
期刊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同时还是一位教育研究家和实践家,其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文考证王安石教育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实践活动,以期从此历程中更好地理解他的教育思想。
赵婵娟[1]
大小苏文艺思想与苏氏《春秋》家学
期刊
《春秋》是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实际接受亦是经学家见经、史学家见史、文学家见文。在时代风习与父亲苏洵的《春秋》学观念影响下,苏轼核心文艺思想强调"行云流水"之自然神妙,却不肯擅离经义之旨;苏辙核心文艺思想强调"气"充于胸而形于言,"养气"当在为文之先。苏轼与苏辙的文艺思想虽未直言"春秋义法"之微,却也不免入于"春秋教"之"属辞比事"。二者虽则视角有异,表述不同,实则同处家学轨范,并倚《春秋》福泽。
高方[1]
到底了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