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高级检索
搜索
登录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与
或
非
关键词
标题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用户中心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遗址遗迹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返回
遗址遗迹
搜索
搜索
返回
高级检索
搜索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找到23条数据
扬州
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从颍州任上以龙图阁学士充淮南东路兵马铃辖知扬州军州事,三月十六日,他一路调研到了扬州。刚到扬州,他就立即叫停了由前任蔡京始办的正轰轰烈烈地准备着的万花会。扬州芍药与洛阳的牡丹齐名。苏轼认为举办万花会,各级官吏缘此坑害花农,有严重的扰民行为,所以罢去,虽然有点煞风景,但总比坑农害农好。他还向朝廷上书,要求减免淮南东路老百姓多年的“积欠",使老百姓获得“稍知一饱之乐"。他请求发运司准许官船船夫带私贷上船,使官家粮物损失减少,船夫生活亦有着落。苏轼一生到过扬州十余次,这次来扬州任太守,居住时间最长。但是也只有半年的时间,八月,他接朝廷命令,以兵部尚书、兼充南郊卤簿使的职务调京城。九月初,离扬州回京城 。在扬州,苏轼多次游瘦西湖,游恩师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修筑的平山堂,游石塔寺,到高邮的斗野坪玩耍,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他还将平山堂旁边的一座建筑物取名为谷林堂,取其诗句“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的第二字,合而名之。
瘦西湖
斗野园
平山堂
更多>>
儋州
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七月二日,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被贬儋州。苏东坡居儋州三年,饱尝艰辛,敷扬文教,劝导团结,与民相亲。他在南荒留下许多佳话。
谪居桄榔庵。
苏东坡被贬儋州时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他初到儋州僦官舍住宿,杜门读随身带来的《陶渊明集》。元符二年(公元1098年)四月董必到雷州访察,听到苏东坡居官舍,就遣人来儋州驱逐他。儋州人对苏东坡十分景仰,当他无地可居时,有十数学生助工作,躬泥水之役,王介石躬其劳辱,张中亦助畚。很快新居筑成,东坡命其名曰“桄榔庵",并写下了《桄榔庵铭》。他在记叙新居时写道:“新居在军城(即今儋州市中和镇)南,极湫隘,粗有竹林,烟雨濛晦,真蜓坞獠洞也。"苏东坡初到儋州,人地生疏,非常寂寞无聊。夜晚,桄榔林里万籁俱寂,苏东坡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官场派别的残酷斗争、长途跋踄的艰辛劳累、妻儿死离的悲惨情景……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饥饿威胁着东坡父子,他们无奈学起龟息法。尽管生活艰苦,但苏东坡并没被吓倒,在这“瘴疠之乡",他仍然很乐观。他有时与儋州人和诗作对,有时用椰子树叶制成帽子戴,有时独立溪边三叉路口数过路人……他很风趣地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文明开儋耳。
宋代以前,儋州文化异常落后,苏东坡来后才逐步发达起来。苏东坡初来儋州曾访城东学舍,见到的是“先生馔已缺,弟子散未臻"。苏东坡深知教育的重要,但苦于没有地方讲学。绍圣四年十一月他和军使张中同访黎子云,商量醵钱筹建“载酒堂"。苏东坡在载酒堂以自编的《书传》、《易传》、《论语说》作教材,传播中原文化。苏东坡在儋州讲学深受欢迎,求学的人接踵而来。据史料记载,当时拜苏东坡为师的,不仅仅是儋州人,外地来的也不少,例如大陆来的有葛延之等人,岛内各县来的有姜唐佐等人。苏东坡在儋州设帐教徒,“士皆激发奋励,求师学古",“学者彬彬,不殊闽浙。异时长材秀民,业精行成,登巍科、膺嫵仕者继踵而出"(李光《迁建儋州学记》)。海南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就是儋州人符确,此后及进士中举人的人逐渐增多。儋州人多才多艺,能出口成歌,有“诗乡歌海"之美誉。近千年后,我们还看到苏东坡对儋州文化的深远影响。
诚心劝团结。
儋州自古以来汉黎杂居。少数民族被汉族统治者压迫,盘剥已司空见惯。黎人和苗人不得不迁居深山,逃脱欺谩和税赋。苏东坡踏上南荒土地就亲身感受民族的不平等。黎族同胞也是大宋的子民,但是,他们被歧视,受剥削,有感于此,东坡挥毫写下《和陶劝农六首并引》其三云:“咨尔汉黎,均是一民。鄙夷不训,夫岂其真。怨忿劫质,寻戈相因。欺谩莫诉,曲自我人。"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为黎族同胞声张正义,主张民族平等的人。苏东坡不但劝导民族团结,还身体力行,与黎族同胞和睦相亲:“华夷两尊合,醉笑一欢同。"苏东坡在儋州看到黎族同胞有病不医治,而杀牛向鬼神祈祷。许多生命在愚昧中殒灭,东坡心中非常沉痛。他写下《书柳子厚〈牛赋〉后》,劝导黎族同胞停杀耕牛,不要向鬼神祈祷。
施爱治病人。
古代儋州缺医少药。东坡谪居儋州被“病无药"所困。百姓更是被疾病威胁,许多人莫名其妙地死去。苏东坡谪居儋州看到百姓患病,便传授药方为百姓治病;没有药,他便采用当地的中草药,挽救了不少生命。一次,土人斗殴重伤,不能吃,也说不了话。东坡以家传接骨丹治疗,病人很快能说话;然后以南岳活血丹治疗,取下黑血,便能吃饭;再以地黄搗碎,给病人服用,取出血块,伤病便治愈。此事出自苏东坡的小品文《书药方赠民某君》。苏东坡为民治病的消息很快传开,黎民百姓纷纷登门求医。
奋笔写新作。
苏东坡晚年始终不渝追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的艺术风格。他居儋三年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取得丰硕的成果。(一)完成了《和陶诗》,开了“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的先例。(二)完成学术力作《书》、《易传》、《论语说》,“推明上古之绝学"。(三)写作十六篇海外史论,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东坡儒家正统思想。(四)完成了《艾子杂说》的创作。这部著作成了中国寓言史上第一部寓言文学专集。(五)创作了130多篇小品文,这些作品有重要文学价值和珍贵的史料价值。东坡晚年作品是他创作的又一高峰。黄庭坚《与欧阳元老书》云:东坡“岭外文字……使人耳目聪明,如清风自外来也。"
人情感东坡。
儋州人把苏东坡当亲人相待,家里有事办酒,他总是座上宾;海边的渔民送给他蚝肉;山里的猎人送他鹿肉;天冷了,黎山幽子给他送吉贝布。苏东坡和儋州人的亲密关系在《儋县志》中有多处记载。相传有一天,苏东坡访黎子云,途中遇雨,道路泥泞,浓民便热情地留他过夜,但苏东坡执意要走,只好借竹笠和木屐给他。他头戴竹笠,脚穿木屐走在路上,沿途妇女、儿童都与他开玩笑。后人把这件趣闻画作《东坡笠屐图》。元符三年苏东坡赊回大陆,“有数十父老皆担酒馔,直至舟次相送,执手泣涕而去"(范正敏《遁斋闲览》)。他给儋州友人的诗中写道:“我本儋耳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苏东坡对儋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千年来,儋州人民对东坡无限敬仰。儋州留下许多东坡遗址遗迹,如东坡书院、桄榔庵、东坡井、天庆观、宁济庙、先农祠等。
金山寺
东坡书院
桄榔庵
更多>>
徐州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腊月上旬,京东路密州知州苏轼接到诏书,调任他为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的知府。在此之前,苏辙已被免去齐州掌书记的官职,带着要求废除新法的奏章先行入京了,而家眷仍留在济南。苏轼依恋不舍地告别了“二年饮泉水,鱼鸟亦相亲"的密州,告别了雩泉、超然台,风尘仆仆地来到距密州七十多里的潍州(今山东潍县)遇上大雪,于是停宿潍州,度过熙宁十年(1077年)除夕。元旦清晨,雪霁天晴,苏轼一家又匆匆上路。他在夫人王润芝、十六岁侍妾王朝云陪伴下,带着十九岁的长子苏迈、八岁次子苏迨、六岁的幼子苏过,沿着青州大道继续前行。苏轼到济南,侄子苏迟、苏适(kuò括)、苏远已站在城外雪地上迎候了。王夫人和史夫人妯娌俩亲密无间,老乳母任采莲和苏辙保姆杨金婵也亲热说笑。她俩随兄弟两家走南闯北,甘苦与共,亲如一家,受到老老少少的敬重。二月上旬,苏轼一行在澶(河南濮阳)濮(山西鄄城)之间,遇见前来迎接的苏辙,子由告诉子瞻:调往河中府的命令已经取消,改差彭城,任徐州知州。熙宁十年(1077)四月二十一日,苏轼抵达徐州,当即受到京东提刑使李清臣、徐州通判江仲达等官员的迎接。李清臣,字邦直,魏(河北大名)人,历任邢州司户,平江军判官。后由海州通判升任京东提刑使,驻节徐州。夏天,李邦直在徐州城东南角新建一亭落成,便请苏轼命名。他欣然题名曰:快哉亭。于是,快哉亭便成为徐州第一个“东坡遗迹"。苏轼移知徐州后,既感到责任重大,又觉精神欣悦。他在《徐州上皇帝书》中说:“徐州为南北之襟要,而京东诸郡安危所寄也。"他在给司马光的信中也说:“彭城佳山水,鱼蟹侔江湖。争讼寂然,盗贼衰少,聊可藏拙。"从这些真实叙述,充分表明他对彭城的佳山秀水,淳朴民风,丰饶物产,有着良好印象和喜悦的感受。苏轼至徐履新之初,心情畅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他相别六七年的苏辙陪同他由汴京到南都(商丘)一起抵徐。在徐州州署内衙的逍遥堂,兄弟对床而眠,住了一百多天,互相唱和。逍遥堂是苏轼兄弟共同遗迹。直到八月中秋之夜,兄弟一同赏月,把酒欢聚,促膝畅谈,生平很少作词的苏辙也写了一首词,即《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密州)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今夜清樽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子由以此告别子瞻,不料子由刚走三天,一场巨浪滔天的水灾降临徐州,苏轼立即投入到捍城抗洪的斗争中去了。当年七月十七日,黄河在澶(河南濮阳)决口,漫灌四十五县,八月二十一日洪流抵达徐州城下,“城墙不沉者仅三版",水深再增加三尺多,洪水就要灌城了。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苏轼抱定志城共存亡的决心,镇定自若,指挥得当,身先士卒,亲率全城军民,奋战七十多个日夜,终于取得了抗洪斗争的胜利,保住了徐州人民的生命财产,全城百姓欢声雷动,也受到了朝廷的重奖。为了救灾善后,防止大水再来,他请求朝廷蠲免徐州的赋税,又拨款调夫,修筑了“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的外城大堤。这条取名为“苏堤"的大堤,至今犹存,不过现在已成为城西的通衢大道了。当时徐州城东门面临泗水,成为挡水要冲,又靠近府库,因而苏轼决计增高加固城东门,在城墙上建造了两层高楼,在墙体上涂满黄土,取名“黄楼",含有“土实胜水"之意。后人视为苏轼抗洪胜利的标志性建筑,历代屡加重修,近年来重建的“黄楼"矗立于黄河故堤岸上,成为徐州人民怀念苏轼、凭吊苏轼的重要景点。苏东坡自密州转任徐州知府,刚满四十周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期。林语堂先生认为,“苏东坡真正的生活从徐州开始"。苏东坡在徐州七十天的抗洪斗争中,使他和徐州百姓的生死存亡连在了一起,使他对徐州山水和风土人情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使他和雄杰豪迈、有情有义的徐州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使他的徐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在徐州百步洪种柳、戏马台植松、白土镇寻煤、黑石潭求雨、汉祖庙祈雪、利国驿捕盗、杏花村送友,最高兴的时候还醉卧在云龙山的石床上赋诗一首。乐观的情怀、爽朗的笑声,一一变为华美的诗词文赋,这些诗篇至今仍在徐州的山水间回响。放鹤亭、苏堤、黄楼等苏轼遗迹和他留在徐州山水之间的三百三十余篇诗词文赋,成为徐州价值连城的精神文化遗产。 他在徐州的名篇《放鹤亭记》被收入《古文观止》,云龙山因他的咏叹成了华夏名山,张山人的一间草堂亦因苏东坡的点化而包孕了今古逸情,因此放鹤亭也成了云龙山最出名的名胜古迹,他醉卧过的石床也成了与诗仙有关的仙床。他当年站在云龙山上面对山下的荒泽曾发感叹的“若引上游丁塘湖之水,则此湖俨若西湖"的尔家川,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现在已经建成了全国景点最多、面积最大的苏轼文化游览区。1994年12月11日云龙湖与杭州西湖结为“姊妹湖"。 徐州地下有丰富的煤矿资源,早年并不知晓。苏轼在徐州期间,为了解决冬季取暖的困难,派人在西南五十里的白土镇采挖出煤炭,于是写下了《石炭并引》一诗,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歌颂煤炭生产的诗歌。《石炭并引》诗中描写了开发煤矿之际,万众欢腾的喜悦情景。诗中有“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链刀"之句,说明煤炭为炼铁提供了能源。徐州城北利国是全国著名的冶铁基地,白土煤炭加上利国铁矿,为北宋王朝提供了兵器生产的重要资源,今天也成为徐州重要的工业建设资源。元丰二年(1079)苏轼调任湖州(今浙江吴兴)知州,徐州父老闻讯之后全城出动,扶老携幼簇拥马前,都来挽留相处2年的“老市长"。苏轼与徐州人民洒泪惜别,这感天动地的送行场面都留在他临行所写的五首诗中。元丰二年(1079)三月二十七日,苏轼写了《灵壁张氏园亭记》一文,其中说:“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泗水之上而老焉。"苏轼热爱彭城之情竟如此强烈!九百多年来,徐州人民一天也没有忘记这位“老市长"。他的政绩与恩德仍留在徐州人民心中,苏轼的伟大精神将在徐州万古流传。
云龙湖
云龙山
云龙山大佛
更多>>
密州
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三日,苏轼到达密州,至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离开,共在密州生活了两年零一个月。苏轼在密州的官衔是“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密州军州事、骑都尉",其中,“知密州军州事"是本职职务,军谓兵,州指民政,知州即太守,统辖一州的军政大事,是一州军队、民政的最高长官。在密州任上,苏轼正值39岁至41岁的“不惑"之年,这两年是他人生政治、思想、学术日渐成熟的关键时期。他在《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词中写到:“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致舜,此事何难?"在密州两年,他迎难而上,“勤于吏治",“视官事为家事",勤政爱民,无论在从政还是文学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给密州人民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苏轼出知密州,面对的是“蝗旱相仍、盗贼渐炽"的严重荒乱和“公私匮乏、民不堪命"的凄惨景象。当时,密州已连续七年大旱,蝗灾也异常泛滥,很多老百姓流离失所,在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从盗为贼者甚众,社会秩序危机重重。在残破动荡的社会形势面前,勤政爱民、精通经史的苏轼决意效仿先贤治理地方的经验,寻访遗贤故老,咨询治道。他了解到密州在西汉时有一位盖公,是继承“黄老学说"的集大成者,主张“贵清静而民自定",以清静无为治国安民,很适合密州当时的社会形势和自己的主张,于是决定加以效仿。一年后,密州的各种灾情基本得到控制,苏轼本人也感到轻松愉快,“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他高兴地说,“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于予之拙也"。苏轼派人查寻盖公墓及其后代而不得,遂于北宋熙宁九年(1071年)在州署中兴建盖公堂加以纪念和自省,又作《盖公堂记》以志其事。盖公堂今已不存。面对密州严重的蝗灾,积极上书朝廷,请求减免密州一带的百姓的赋税,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吸取各地百姓捕虫经验,参照古时用田禾焚烧和掘土掩埋的办法捕蝗,还实行“得米济饥还小补"的奖励办法,有力得推动了灭蝗工作的进展。苏轼亲自下田参加了灭蝗大战,“我仆既胼胝,我马亦款枯。飞腾渐云少,筋力亦已竭"充分显示了他勤政爱民、精于政事的高尚风格。面对同样严重的旱灾,苏轼一方面到常山祈雨,给老百姓抗旱以精神动力,又兴修水利,以实际行动抗旱。经过实地考察,苏轼在密州开展了两项水利建设,一是改造雩泉,二是筑堤引水。他在《满江红·东武南城》一词写到:“东武南城,新堤就,邞淇初溢。微雨过,长林翠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地,与君试向江头觅"。苏轼是个稳健的改革派、务实的政治家。他也主张变法,但是苏轼与王安石、吕惠卿等激进的改革派在改革的主张上大有不同。苏轼则强调择吏任人,而反对“以立法更制为事",主张“节用以廉取",还提出“欲速则不达",“轻发则多败",在兴革步骤上力主稳健。面对吕惠卿等人推行的手实法,苏轼坚决抵制,还主张用宽剩钱“买民田以募役人",“民甚便之",无不称道。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十一月,苏轼选中了密州州治所在地诸城县城西北城墙上的一个废台,“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其破败",复加栋宇,修建成了超然台,作为登眺游息、饮酒赋诗的场所。苏轼交游广泛,待人坦诚。在他结交的众多朋友中,既有官宦贤达,亦有僧侣乡民。苏轼不仅对新朋老友十分善待,对志同道合的朋友情谊也是倍加珍重,并常在其诗词文章中记之。从他在密州时的作品中可知的友人有段释之、乔禹功、章传道、刘贡父、李公择、赵昶、文安国、李邦直、赵成伯、文与可、赵明叔、文彦博、刘庭式等三十余人,且多有唱和寄语之诗词文章。譬如苏词中送赵昶的《减字木兰花·贤哉令尹》、送文安国的《满江红·天岂无情》、送章传道的《江城子·相从不觉》、送李公择的《阳关曲·济南春好》等。在《后杞菊赋》序言里,他记下了“日与通守刘庭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的感人场面。赵杲卿教授与苏轼相交甚笃,经常在一起煮酒论诗.他家贫且好酒,常常不择酒优劣而大醉,每当醉时,便手舞足蹈,放声高唱:“薄薄酒,胜茶汤,丑丑妇,胜空房。"苏轼因此而为其作乐府《薄薄酒二首并引》。苏轼在密州,流连于山麓、清野之间,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行踪遍及密州各县,游览时兴致高了时常发感慨。他所到过的常山、卢山、九仙山、潍水、铁沟和超然台、琅琊台等处,多留有佳作、遗迹。常山西南有马耳山,“在县(诸城)西南六十里"。苏轼在其诗文中数次提及此山,“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卢山,位于诸城东南13公里,“为县主山"。他在《卢山五咏》中,有4首诗分别以卢山的“卢敖洞"、“饮酒台"、“圣灯岩"和“三泉"为题,抒发感想。苏轼游障日山,见“其状类峨眉",便情不自禁地吟出“长安自不远,蜀客苦思归。莫名叫障日,唤作小峨眉"这首题为《障日峰》的诗。他在《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中,曾有“东望峨眉小,卢山翠作堆"的诗句。苏轼离开诸城10年后经过诸城,在《次韵徐积》一诗中写道“海人入梦方东去,风雨留人得暂陪,若说峨眉眼前是,何处故乡不堪回",以抒发他对障日峰的眷恋之情。苏轼在密州所作的诗词中,还多次提到九仙山。他在熙宁九年所写《登常山绝顶广丽亭》诗中曾将九仙山与齐国之穆陵关、秦皇之琅琊台、虞舜之“诸冯"相为媲美。九仙山,位于诸城西南44公里处,东与五莲山毗连。此山群峰环立,高耸摩空,奇石突兀,形态各异。主峰海拔697米。苏轼在密州,喜闻九仙山之传说,多次以游九仙山为乐。他盛赞九仙山为人间胜地,曾以“九仙今已压京东"(宋代山东属京东东路)之句赞誉之,并在诗序云:“(九仙山)奇秀不减雁荡"。苏轼在九仙山留有亲书题刻。题刻位于九仙山东南麓(今于家楼子村西)一拔地而起的巨大花岗石石崖东侧,凿有石级可登。苏轼题刻距地有8米高处,竖排阴刻“白鹤楼"三个大字,字径50厘米,字迹苍劲有力;左方有跋一行,刻有“熙宁九年九月轼"。据说苏轼之所以题“白鹤楼",不只是因为岩、楼东西相望,遥相呼应让白鹤有休栖之所;还在于化用唐朝诗人崔灏《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还,白云千载空悠悠"句中黄鹤楼的典故,借以抒发即将离开密州的惜别之情。苏轼还多次到过黄茅冈附近的铁沟(当地人亦称“铁水"),写下了《铁沟行赠乔太博》诗,反映自己初到密州时的忧郁。后来,苏轼又去铁沟,留有《和梅户曹会猎铁沟》诗。苏轼在密州两年时间不仅治绩有口皆碑,文学成就更为突出,写下的作品千古传颂。可以说,苏轼在密州的词作是其豪放词的首创之作和第一个高峰,奠定了其豪放词派开创者的地位。他在《与鲜于子骏书》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成一家。呵呵!数是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由此可见,他是有意与婉约派相抗衡的。在密州仅仅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苏轼创作了诗、词、文共200多篇,密州两年间,是他文学创作的转型期(有意开创豪放词)、成熟期(风格基本定型)和辉煌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密州出猎》被称为“密州三曲";200多篇作品)。在苏轼的代表词作中,悼亡词、中秋词、出猎词均创作于诸城,这是诸城的骄傲。
超然台
雩泉
黄茅冈
更多>>
湖州
湖州,地处浙江省北部,自古就是江南重镇,物产丰富,民谚赞之:“苏湖熟、天下足。"元丰二年(1079),苏轼奉朝廷之命,任湖州知州。在湖州任上,发生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祸起苏轼《湖州谢上表》。在表中,苏轼写到:“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一些与苏轼不同政见的政客们,抓着这一“不逊之言"大做文章,极尽歪曲之能事,在皇帝面前极力诋毁苏轼,企图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结果,苏轼被朝廷以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下狱,囚禁于御史台监狱(又称乌台),酿成我国历史上闻名千古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史称“乌台诗案"。 据说抓捕苏轼的狱卒,把一个堂堂州官在不经任何审判程序的情况下,如捉小鸡般从大堂上拿下,径直解往京城。当苏轼在湖州馆驿码头被押上囚船时,湖州百姓闻讯赶到码头送行,在骆驼桥上及沿河两岸摆满香案,为苏太守哭祷。在苏轼入狱期间,湖州百姓家家求神拜佛,做道场,祈求上天保佑苏轼早日脱离苦难,时间长达一月之久。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明显的差异。诗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轼历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绩卓著。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诗案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苏轼由当初的“奋厉有当世志"、“致君尧舜",转变为“聊从造物游"的艺术人生。案前,诗人主要是深刻地反省仕宦人生;其后,他痛苦的心灵在自然的天地里找到了归宿,发现了新的人生境界。也有人说,黄州时期.“苏东坡精神寄托的对象,从名利事业而暂时转移到东坡,转移到大自然。这就是对统治集团的一种疏远,这不能不无它的积极意义"。诗案对于苏轼,浑如一场恶梦。梦后的黄州贬谪生活,使苏拭从具体的政治哀伤中摆脱出来,重新认识社会,重新评价人生的意义。
墨妙亭
六客堂
更多>>
黄州
黄州即今湖北省黄冈市。苏东坡与黄州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贬为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谪居黄州,在黄州度过了屈辱的五个年头。他于元丰二年的腊月二十九日结案,第二年正月初一,他就背上行囊,带着长子苏迈往黄州贬所而去。二月初一,他到了黄州贬所。到黄州后,他先住定惠院,后居住在临皋亭。苏轼那时,长江是绕着黄州城流过的。所以苏轼一到黄州就写诗说;“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而当时的临皋亭就在江边上,“八十佘步,便是大江。"他的家眷到黄州后,吃饭人陡增,他那点工资便不敷使用。他的老朋友马正卿向黄州驻军的领导人求情,让他把黄州东门外那片废弃了的营地交给苏轼耕种,以弥补他家庭费用的不足。驻军首领同意了。于是,苏轼带着家人躬耕于东坡之上。而且,当年就获得了半收。他修了一座房子在东坡之上,墙壁上全画的是雪景。他自己取了个名叫“东坡雪堂"。并自号东坡居士,东坡之号从此开始。他闲暇无事,多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矶,写下了他文学成就上的顶峰之作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据苏轼的一词两赋所描绘的情景,赤壁矶应该是在长江上。但现在的赤壁矶已经远离了长江,离长江大约有四、五公里远。东坡之后的文人学士,为了与三国赤壁大战的赤壁相区别,故将黄州的赤壁称为“东坡赤壁"或“文赤壁"。现在的东坡赤壁已拓展成赤壁园,有宽阔的广场,还有较大的水面,广场上塑有一尊苏轼的站立像。赤壁矾上的二赋堂等建筑保护完好,景苏园碑廊十分状观。与之关联的安国寺禅院、安国寺塔、临皋亭遗址和临皋亭等也得到很好的保护,定惠院、东坡、雪堂也在恢复之中。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接到量移汝州的命令。于是他收拾行囊,将东坡农场和雪堂等房舍及乳母任氏的坟墓,委托给朋友潘丙管理,当月离开黄州,顺江而下准备去汝州就职。这样,苏轼在黄州度过了他政治生涯中五个极不得意的年头,但却成就了他文学艺术的顶峰时期。
东坡
临皋亭和黄坭坂
雪堂
更多>>
常州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是长江下游金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常州,还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仙逝之地。他一生曾十多次到常州,两度上表乞居常州,中年一度被恩准定居常州,晚年自海南赦归后定居并终老于常。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常州是苏东坡的第二故乡。苏轼与常州的缘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那年苏东坡进京赶考,与武进胡完夫、宜兴蒋之奇、单锡同榜进士。在他们一同参加朝廷为祝贺新进士而举行的琼林苑盛宴时,四进士同席欢叙,结为知交。蒋之奇等对苏轼夸赞常州宜兴的风光民情,苏轼不禁对该地心生向往,并在酣饮中定下了卜居常州宜兴的“鸡黍之约"。然而,这对当时年少气盛满腔抱负的苏轼而言,只是一时兴致所至,随口而言,并未十分当真,我们可以从苏东坡写与蒋之奇的唱和诗《次韵蒋颖叔》中看出: 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 江上秋风无限好,枕中春梦不多时。 琼林花草闻前语,罨画溪山指后期。 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 从初次相约居常到苏轼首次途经常州相隔了整整14年。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合,自京师通判杭州。在赴任途中,苏轼第一次路过常州,后来在杭州任上常来往于常州、宜兴等地,赈灾、救饥、访友、游览,留下大量佳作传世。熙宁七年(1074),苏轼到常访友,惠泉山下濡湮的泥土,阳羡溪头晶莹的大米,以及俭朴淳厚的民风,深深吸引了苏轼,使他兴起归老于此的念头,并在距离宜兴县城五十里的黄土村买了一块田地,卜居阳羡之约初步履行。然而,当时的苏轼并未能实现“卖剑买牛"的愿望。又过了近十年,在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五年之后,元丰七年(1084)苏轼获赦由黄州移汝州。政治上的坎坷沉沦使他退隐田园、躬耕自给的愿望更加强烈。常州美丽富饶的土地、温和湿润的气候和莫逆之交的朋友让他留恋不已,赴汝途中,苏轼接连两次上表乞居常州。他在《乞常州居住表》中写道:“……而赀用罄竭,无以出陆,又汝州别无田业可以为生。犬马之忧,饥寒为急。……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特许于常州居住。"元丰八年(1085)二月,朝廷同意苏东坡的请求。是年,他作《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从中我们可以一窥苏轼得以放归阳羡,归隐田园的喜悦之情: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 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 道人劝饮鸡苏小,童子能煎莺粟汤。 暂借藤床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 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但好景不长,在过了一段时间虽短但极其舒适的田园生活后,苏轼很快受诰命复朝奉郎,知登州军州事,在常州“为田舍翁"的梦想又一次破灭。此后苏轼又在官场几经沉浮,晚年竟至垂老投荒,远贬惠州、海南。但苏轼将家人安顿在宜兴,只携朝云和三子苏过同赴贬所。常州成为苏轼家人赖以存活的故地。经历数年凄苦的海南贬谪生涯,苏轼幸获大赦,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踏上归途,经过反复考虑、几经抉择,苏轼最终决心定居常州。是年,苏轼于常州顾唐桥北孙氏馆与世长辞。“吴越之民,相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满城(常州)上下,咨叹之涕"。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奉命流寓多地,惟有中年乞居常州和晚年终老常州是他自己的选择。苏轼向往的在常州“千缕挂烟蓑"的退休生涯虽未能实现,但其在颠沛流离、九死一生之后,总算终老于常,儿孙也入籍常州,在当地世代繁衍。这其中有诸多因由,却离不开一个“缘"字,也许正如苏轼所说“某缘在东南,终当会合"。所以,学者将常州说成苏轼的第二故乡或者说他是“半个常州人"于情于理都是有十分正确的。
舣舟亭
藤花旧馆
更多>>
杭州
杭州,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大运河南端,泸杭、浙赣、杭长铁路焦点。是一座美丽的风景城市。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古称钱唐,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自古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古往今来人们把杭州视为人间天堂。 苏轼与杭州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曾先后两次到杭州为官,总共五年。第一次是 (宋神宗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 苏轼到到杭州任通判,即36岁至39岁时。苏轼在杭州判任上,水旱蝗灾一直比较严重,连下十天雨就会闹水灾,一月不雨又会闹旱灾,他在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时写道: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农夫辍来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这里的白衣仙人,表面看起来是指观音菩萨,实则指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他们对民间的疾苦漠不关心。苏轼看到了由于水患,粮食颗粒无收的惨景:“眼枯泪尽雨不尽,忍看黄穗卧青泥",由于实行新法,“官今要钱不要米"。有的为了纳税,就只好卖牛拆屋。百姓连基本的生存和生活资料都变卖了。“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苏轼用诗记录下当年民众的疾苦和自己的同情与担忧。苏轼来到杭州,暂时走出了朝廷的烦恼, “变法派"对攻击诬陷的阴影也渐渐远去。他荡舟西湖,陶醉于杭州的湖光山水之中,写下许多的赞美杭州的诗篇:“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尤为突出的是对西湖赞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这首诗是开创性的。这是西湖有史以来,第一次把西湖比喻为美女,成为写西湖的千古名篇。从此西湖才有了“西子湖"的美誉。苏轼也钟情杭州的古刹,他徜徉灵隐寺,天竺寺,有些公务,就在那些地方就办理了,晚上骑马而归。有时他甚至把“分争辩讼"也搬到西湖上去处理。一面荡舟,一面处理公务, “谈笑而办"。苏轼为官的潇洒豁达可见一般。苏轼虽然陶醉于杭州山水,但这并影响他勤于政务。杭州因违反盐法而获罪的一年多达15000人。苏轼一到杭州,就忙于处理囚犯。不得休息:“君不见钱塘游宦客,朝推囚,暮决狱,不因人唤何休息,甚至在除夕之夜,他也在处理囚犯,不得还家。史料记载:“轼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厅,因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苏轼通判杭州,在他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组织捕蝗、赈济饥民,他自己说:“政虽无术,心则在民"。他协助知州疏浚六井(因早先的六井有的不能用了),以提高杭州居民饮用水的质量,因为杭州地处近海,“其水苦恶,惟负山凿井,乃得甘泉"。并作了《钱塘六井记》,表达了他关注民生的近忧与远虑。苏轼通判给杭州百姓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苏轼熙宁七年(1074)离开杭州,元祜四年(1089)年他以龙图阁学士身份出知杭州,与他第一次到杭州任通判时相距已经15年了,杭州是苏轼熟悉而又热爱的地方。苏轼到任的第一年,就遇上杭州大旱,饥荒疫病同时发生。百姓生活困难,苏轼沉着应对,一方面他上书朝廷,请求免去杭州应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到朝廷度僧牒文一百个,换米救济饥饿之家。苏轼把修官舍的钱,用来买粮赈济饥民,杭州的官舍是五代英越王钱淑所修,规模宏大。其后的百余年间未曾修过,这次来杭,房屋倒踏,压死压伤了人。但苏轼看到百姓吃不起饭,他说:“先济饥殍之民,后完久坏屋宇。"百姓为之感动。虽遇饥荒之年,杭州米价却没有高涨。由于杭州是水陆交汇之地,因为疫病流行快,如果救治不力,死亡的人可能会比其他地方多。苏轼安排人多做稠粥药剂,派官吏带医生,分街治病。苏轼还聚集剩余铜钱二千贯,又拿出自己的五十两黄金,建立“安乐坊"。救活了许多人。被后世认为苏轼是我国公立医院的创始人, 唐代之前,杭州居民稀少。因为杭州是临近江海之地,水质咸苦。唐代刺史李泌才修建六口井引进西湖水,百姓用水充足,人口才逐渐增多。白居易再次浚通西湖。把西湖的水引入“六井",由于可以灌溉田,是竹筒引水,隔不多久就腐蚀损坏了,泥沙俱下,既影响水的质量,同时泥沙又不断淤集井里。苏轼到任时,六口井几乎废弃。他疏浚茅山、盐桥两条河,以茅山河专门接受江潮,以盐河专门容纳西湖水,又造了坝闸,限制湖水的排放,然后潮水才不经过市区,同时修复六井,改进引水系统,他将竹筒引水改为烧的瓦管引水,老百姓可以直接饮用了。苏轼第二次到杭州时,西湖淤泥、芜菁、杂草已占三分之二,西湖不象西湖了,倒象一个臭水塘。官府的多数官员主张废了西湖。此刻,苏轼却坚决主张要保留西湖。公元1090年,他亲自为西湖请命,上书宋哲宗,写下历史性的文件《乞开杭州西湖状》,那著名的断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便出于此。这之后,苏轼到西湖实地考察,湖内的泥、芜菁往那里推放呢?西湖南北相距30里,绕湖来回需要一天。往湖外运输显然费时费工,苏轼想好了主意。一场前所未有的西湖整治行动开始了。从夏到秋,苏东坡发动全城募捐,动用了20万民工,大面积清除淤泥,没有汽车运输,全凭人工,东坡就决定把淤泥铸成一条近三公里的长堤,并建了“锁澜桥"、“望山桥"、“跨虹桥"等六座拱桥,拱桥下湖水相通,杭州人就称之为“苏堤"。用淤泥葑草,便筑就了今天的这道举世闻名的——苏堤。苏东坡在杭期间,筑堤一条,吟诗千首,从这时起,才真正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风景胜地。而今苏堤的两边柳枝飘摇。绿树成荫,当我漫步在苏堤上,辽阔的湖水在微风的吹动下荡起层层波纹,轻轻的拍打着岸边,苏堤上的松鼠,各种鸟类在林中鸣叫穿梭,让人置身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里。试想,要是苏轼当年采纳了其他官员的意见,废了西湖,要恢复起来谈何容易!没有了西湖,杭州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苏轼对杭州怀有浓厚的感情,他自己写到:“居杭五岁,自忆本杭人,故山归无家,欲卜西湖邻"。苏轼热爱杭州,把杭州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杭州的老百姓敬仰他,传颂他的事迹,热爱苏东坡。杭州的老百姓自发的挂他的画像:“家有东坡画像,饮食必祝",吃饭前要祝祷他,又修生祠报答他。杭州百姓通过这种形式,感念苏轼的功绩,追思他的恩德。所以,苏东坡的名声千百年来,在杭州百姓中传颂不衰。有一天下午,我和两位朋友来到西湖,坐在一个小木舟上,摇船的是位农民,约50岁,我问船工:你知道苏堤吗?一提到苏堤,他激动了:“当然知道啦,苏东坡当年发动20万民工整治西湖,感谢苏东坡呢,你看我们摇着这小船,也可以找到饭吃啦。"看来苏东坡在杭州家喻户晓。证明了一个真理,为了老百姓,人民永久不会忘记。世上西湖三十六,唯有杭州西湖甲天下,为什么呢?主要的原因就是西湖的文化价值。千百年来写西湖的诗文无数。咏西湖诗文也出版了不少。但写西湖的诗影响最大的还是苏东坡。唐人写西湖,包括白居易写西湖,他们都是把西湖作为一个景点,作为风景来描述的。而苏东坡不同,他把西湖作为知己来写,倾注了自己的情感,抒发了自己的人文理念。把西湖比做西子、美女、天才的妙想,大手笔。提升了西湖的人文价值,变成儒家文化内涵,他让西湖成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苏轼是这一文化价值的奠基人。苏轼不但疏浚了西湖,美化了西湖,他还为宣传西湖,提高西湖知名度立下了汗马功劳“……若把西湖比西子,浓汝淡抹总相宜"。这是被公认的千年来写西湖最好的诗,成为写西湖的千古绝唱。苏轼是把西湖比作美女的第一人,比作西施,这是一个美妙的比喻,从此西湖才有了“西子湖"“西子"的美誉,而今它具有商业价值了,以“西子"命名的宾馆,茶楼,餐厅都占西子的光而闻名遐迩。苏堤全长2.8公里。中间是人行公路,公路的两边是垂下的柳枝,形成西湖上的绿色长廊。远远望去,苏堤好似一条绿色的飘带,荡漾在西湖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苏轼在杭州期间,与辩才和尚、参寥诗僧、惠勤和尚等交往颇深,论道谈禅,诗歌酬和不断,留下许多佳话和动人的传说故事。苏轼第二次离开杭州,杭城“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有作生祠以报"。杭州百姓通过这种形式,感念苏轼的功绩,追思他的恩德。 苏轼在杭州不仅政绩卓著,而且留下了300于首诗文。歌吟西湖的诗就达160首。杭州人民没有忘记苏轼,他们在西湖的苏堤上修建了“杭州苏东坡纪念馆",他在杭州的功绩与写西湖的千古绝唱永远留在这片诗意般的土地上。
苏堤
西湖
望湖楼
更多>>
登州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五月,他在遭受朝中新党残酷打击迫害,谪居黄州五年后被朝廷重新起用:复朝奉郎,起知登州军州事。当年十月十五日,苏轼抵达登州(治所蓬莱)任上。到任五天,又接朝廷九月间诏书召还回京:以朝奉郎知登州苏轼为礼部郎中。于是,刚刚安顿下来的苏轼又要打点行装,踏上晋京之路。据学者李一冰考证,苏轼离开登州的时间是十一月二日。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一代文豪苏轼做了一次名副其实的“五日京兆"。但就在这短短的时光里,苏轼却以他非凡的诗人天才与登州山水吟唱,留下了千古传颂的佳作,同时以他忧国忧民、关注苍生的崇高精神与登州百姓结下了一段不解情缘。清人张弓有诗赞曰:“赖有公来官五日,三山万古重蓬莱"。北宋后期,登州属京东东路。辖蓬莱、文登、黄县、牟平四县。虽是国防重镇,但地处边陲,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登州港与辽、金国隔海相望,成为海防前哨,熙宁年间,朝廷自行宣布闭港,转为军事要塞。本来就已经日渐箫条的贸易通道作用遂告结束。此时,距苏轼来登州前近20年。)当时沿海一带地瘠民贫,商贾不至,灶户以煮盐为生,百姓赖灶户食盐。按照当时的榷盐政策,灶户所产之盐只能卖给官家,再由官家卖给百姓,买低卖高。结果灶户纷纷破产逃走他乡,而百姓日常食用又买不起。苏轼到任后,“入境问农"很快了解到这种情况,当即写下了《乞罢登莱榷盐状》,对当时推行的榷盐政策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指出这样下去,不但百姓受害无穷,官家也将无一毫之利,建议罢登莱榷盐,依旧令灶户卖与百姓,官收其税。这篇奏状在苏轼回京后即上达朝廷,很快得到朝廷的批准。登州百姓对这位关心民生疾苦的知州大人,感激不尽,纷纷立石以志。罢榷盐政策在登州一带一直沿用至晚清。苏轼的职务是知登州军州事,军政双管,来登州后,他深入兵营,视察海防,对登州百余年的防卫情况和存在问题了然于胸,然后写下了《登州召还议水军状》上奏朝廷,奏状详细分析了登州在宋代国防中的重要战略地位,陈述了自己关于加强登州武备的建议。《乞罢登莱榷盐状》和《登州召还议水军状》是苏轼被贬在官场沉寂五年多后再度从政的第一手笔,在前后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能够如此迅速地就国计民生两大问题切中时弊连上两状,没有一颗燃烧着的忧国爱民之心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特别是《乞罢登莱榷盐状》照准后,弊政立除,利国利民。清代的盐政碑中记载:“有宋时,宋文忠公,莅任五日即上榷盐书,为民图休息,土人至今祀之,盖非以文章祀,实以治绩也。"作为一代文学巨匠的苏轼,自有其过人的才情和非凡的文学天才。在登州任上,苏轼先后留下二十多篇诗文佳作,这其中除《登州谢上表》等为官场例行公文外,余者均为情系登州所作。在这些诗文中,除了隐隐露出遭受打击迫害后心灵上挥之不去的伤痛外,更多的则是与友人的赠答和与山海的对话,表现出对民生的关注,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当地风土人情和神话传说的眷恋与神往。我们不能不惊叹大诗人的生花之笔。在《鳆鱼行》中,他对登州特产海珍鲍鱼描绘得妙趣横生,即使现在当地人读后也为之汗颜,自叹不如。诗中不仅写了鲍鱼的捕捞季节和方法,而且文思如潮地写出了一连串的关于鲍鱼的历史故事,包括它的药用价值也娓娓道来,告知诸人。还有蓬莱阁下晶莹剔透的卵石,诗人也情有独钟,爱不释手。“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为此写下赞美的诗篇。回京后,又把它作为礼物赠送给自己的好友僧人了性。登州海市,天下奇观,不独令今人翘首,远在秦汉时期已是帝王们神往追踪的神山,蓬莱仙境之称,盖源于此。苏轼到登州之前,早已向往已久。苏轼在此写出了千古绝唱《登州海市》,把一幅神山海市的绝妙画卷描绘出来,呈现给世人。此诗刻石现存于蓬莱阁卧碑亭,楷书,据考证确系苏轼手迹。据史籍记载,在苏轼一生的宦海生涯中,无论是任官还是贬谪,每到一处造福一方。他分别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登州、颖州、扬州、定州九处担任地方官近十七年,所有这些地方,他都为民着想,为民请命,竭尽力量为百姓办事。苏轼身后,人们为崇敬他的忠节,欣赏他的文学,凡他住过的地方、游览的名胜,几乎都供奉着他的画像。其受人爱戴情形可见一斑。如今,闻名天下的人间仙境蓬莱仍然保留着一幢建于明代,又又于清代移址重建的纪念苏轼治登纪念遗迹——苏公祠。与它毗邻而居的还有专门为保存瞻仰苏轼墨迹刻石而修建的卧碑亭。苏轼登州任上,因其过于短暂,正史中叙述极少,作为自己人生旅途中一个小小的驿站,苏轼本人自叙中也论及不多。但短暂难掩其光辉,无言不失其崇高。历史从来都是人民写的,追踪苏轼登州任上的脚步,我们依然可以感悟到他那忧国忧民的浩然正气,可以看到一代名臣良吏关注民生,勤于政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赤诚之心,更可领略到一代文豪不朽诗文带给我们无尽的文化享受。大江东去,千古风流,斯人已逝,风范永存。蓬莱阁雄峙丹崖,临海凭风,与此毗邻而立,揽日月之胜观潮起潮落者,千年来独苏公一人。谓予不信,苏公祠、卧碑亭为证。
苏公祠
更多>>
颍州
元祐六年八月二十五日(1091年8月25日),在秋高气爽、金风扑面的仲秋时节,才华横溢的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知颍州。颍州地处中原,是华夏古文化发祥地之一,诸子百家中老子、庄子、管子的故乡。苏轼对颍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情有独钟,这里淳朴的民风、秀丽的风景、丰饶的物产使他忘却过往的烦恼,心境淡定,志在有为。他认为这里“人淳事简,壤厚泉甘。"写了一百一十多首赞美西湖的诗篇。他事事关心、处处留意,尽力解决民生疾苦,在任八个月时间内,干了几件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大事。治西湖,兴农桑。苏轼有浓郁的西湖情结。四十三年前,欧阳修曾担任颍州知州,他酷爱这里的风土人情,熙宁四年告老归田时,便选择颍州作为定居之地。苏轼赴杭州通判任途中,曾和弟弟一道前来看望恩师,师徒同游西湖,留下十分美好的回忆。苏轼既为远祸全身而来,同僚部属又多是至交好友,如通判赵德麟、州学教授陈师道和欧阳修的后人欧阳棐、欧阳辨等。他们经常聚在一起,或泛舟颍水,或月夜听琴,或饮酒赋诗。他把颍州西湖视为掌上明珠,倾心规划、组织疏浚,岛上遍植桃李,岸边挿柳扶桑,百姓交口称赞。在苏轼看来,当时的颍州西湖和杭州西湖是一双姊妹湖,伯仲难分,不相上下。他曾有诗云:“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辨杭颍谁雌雄。"通焦陂,建三闸。这年秋天,颍州久旱不雨,苏轼深为民生担忧。听说当地张龙公神祠很灵验,连忙斋戒沐浴,作祈雨文,于十月二十五日派苏迨和陈师道前往祈祷,几天之后,果然下了一场小雪。欣喜之余,苏轼想:自助方得天助。根本的工作还是应该大兴水利,充分利用颍水与西湖的资源。于是奏请朝廷同意,将原来计划派去维修黄河的夫役,留下一万人开发颍州境内的沟渠,引来焦陂之水,并修建清河三闸,基本解决了颍州南部的灌溉问题。开粮仓,救灾民。年关将临的时候,北风呼啸,寒风刺骨。大雪刚停的时候,苏轼就拄杖出城。他惊讶的发现有不少蓬头垢面、扶老携幼、蹒跚而行的灾民。他急忙上前询问得知 ,原来这年秋天,与颍州相邻的寿州、庐州、濠州等地都闹饥荒,老百姓只能用榆树皮、马齿苋加糠煮粥。因此不少人举家逃荒,苏轼十分难过,深深悲悯这些无衣无食、流落异乡的灾民。他陷入沉思,颍州也是久旱无雨,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为防患于未然,他立即上书向朝廷汇报了这一情况以及对未来形势的估计,请求赐予度牒,以便购储粮食,赈济灾民。当夜北风强劲,天寒地冻。苏轼忧民心切,不到五更就就写了一封短谏,命人前往通判府请赵德麟前来议事。两人很快商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救济方案。第二天就开仓放粮,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察实情,进忠言。当时,颍州西北部的开封一带连年水灾,地方官吏不究本末,采取头疼医疼,脚疼医脚的办法,开沟挖渠,注水于惠民河,结果造成陈州水患严重。为了解除陈州的水患,有人建议开挖八丈沟,将陈州之水引入颍水,再由颍水进入淮河。这一设想是否切实可行,朝中意见纷纭。苏轼亲自走访民众,征询意见,同时选派懂水利的官吏在所属各县的有关地段“仔细打量,每二十五步立一杆,每杆用水平量见高下尺寸,凡五千八百一十一杆,然后地面高下,沟身深浅,淮之涨水高低,沟之下口有无壅遏,可得而见也"。苏轼根据调查堪核的结果,多次座谈后认为,开挖八丈沟有百弊而无一利。他秉烛夜书,写了《奏论八丈沟不可开狀》上奏朝廷,阻止了这一项劳民伤财的工程,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西湖
会老堂
八丈沟
更多>>
到底了
遗址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