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高级检索
搜索
登录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与
或
非
关键词
标题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用户中心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遗址遗迹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返回
学术论文
搜索
搜索
高级检索
搜索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首页
学术论文
分类浏览
分类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发表时间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作者机构
"2009·学术前沿论丛"编委会
"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委会
"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台湾)中台科技大学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日本)大東文化大學
(韩国)大邱Cahtolic大学校
100191 北京,卫生部医学科研管理研究所
200235,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02年国际住房与规划联合会第46届世界大会组委会
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组织委员会
2010国际数字科技博物馆论坛秘书处
2018’中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发展暨倪绍祥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2021动物致伤防治高峰论坛组委会
256200 山东省邹平县醴泉七路 教育中心(农业局)
Baylor University 美国贝勒大学
Brandeis University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Sinographic Texts and Culture Nanjing University
K.U.Leuven
Kenyon College
Kong Ju University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
Philosophy Department,Peking University
Rowan University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SOAS) London
找到90516条数据
苏轼词入乐可歌之新论
会议论文
苏轼词究竟有多少首可以入乐可歌,是学术界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在全面搜罗各种文献后,得苏词可歌之作共四十五首,其中可确定篇目及具体歌唱本事者三十四首。这些词有三个特点:首先,歌唱者的性别,男性多于女性,这符合苏轼词的雄浑、豪放之风;其次,男性歌唱者中,虽专业歌者人数少于非专业歌者,但专业歌唱者达到的效果更好、影响更大;再次,女性歌者中,专业的歌妓舞女较多,这与词作传统的功用和风格相符。考察苏词能否歌唱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苏轼改变了以女声为主声部的词坛格局,客观上促进了词的内容和风格走向多样化。第二,可歌之苏词成为苏轼懂音律的佐证,学界可依此重新审视并进一步探讨苏轼的不懂音律论。第三,不同的歌唱者、歌唱环境产生的效果不同,以此为切入点考察词体风格,可为学界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丁放;夏小凤
2016-08-01
习近平用典青睐苏东坡
期刊
习近平同志无论是在地方上当领导,还是在中央当领导,发表过许多重要讲话,撰写过许多重要文章。其中用典恰如其分、生动传神、发人深省,为此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特别编写了《习近平用典》(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编者注)一书出版发行。
涂普生[1,2]
2023-05-05
常州苏轼符号——谈苏轼的死亡观
会议论文
苏轼终老之地孙氏馆或曰藤花旧馆,是常州苏轼符号的载体,有助于我们思考死亡结局附着于人生过程的诸多奥义。受儒家影响,苏轼选择重于泰山之死,鄙弃轻于鸿毛之死,以身报国的初心从未改变,具有积极的价值选择;受道家影响,苏轼希望久生缓死,甚至羽化登仙,喜欢谈神说鬼,具有世俗的社会取向;受佛家影响,苏轼认为死与生没有什么区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顺其自然,具有旷达的人生姿态。
刘清泉
2019-04-01
苏轼苏辙与利州路副使鲜于侁的忘年情
报纸
□伊国华王海国宋代广元,如果没有鲜于侁任利州路转运判官和副使,苏轼、苏辙两兄弟不会留下只言片语。鲜于侁(1018年—1087年),字子骏,阆州人(现阆中市七里鲜于村人),宋仁宗景佑五年(1038年)进士,宋神宗熙宁初年(1068年)任利州路(现广元市)转运判官、副使,后官至集贤修撰。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现眉山市)人,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苏轼之弟,两兄弟同年同登进士科。鲜于侁比苏轼大19岁,比苏辙大21岁。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在汴京(现开封市)逝世,苏轼、苏辙兄弟护送父亲的灵柩回到眉山,居家守孝。鲜于侁听到苏轼兄弟归蜀的消息后,写信相邀到广元家中作客。苏轼兄弟守孝期满后,携家经成都、阆中、利州、凤翔回汴京,在利州鲜于侁的益昌官舍,受到盛情款待,游览了官舍的桐轩、竹轩、柏轩、巽堂、山斋、闲燕亭、会景亭、宝峰亭等八处景致,心里非常高兴。壹苏轼、苏辙与鲜于侁的交往,可以追溯到苏轼的伯父苏涣。自唐至宋初,眉山苏氏一直没了祖先苏味道的声名,但书香门风却代代相传。苏轼祖父苏序名不见经传,朴实平易,厚人薄己,颇得好评。他年轻时不好好读书,到了老年却转而开始潜心向学,做起诗来才思敏捷,落笔如风,虽然他的作品一首也没有存世,但据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介绍,他的诗共有1000余首。苏序有苏澹、苏涣和排行最末的苏洵3个儿子,苏澹和苏涣是中兴苏氏家族的功臣。因为自从盛唐时在眉山落户,苏氏子孙从未出仕,门楣日衰,直到苏涣出仕为官,才打破了约200年间家族“不显”的衰微局面。苏涣在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及第,他的金榜题名并仕至高官,为乡里及家人都开辟了一条由科举而仕宦的康庄大道。乡人们由最初的震动、羡慕转而效仿,家族之长者皆以苏家为榜样,劝子孙读书,一时州县学风盛行,人人向学蔚然成风。苏轼的父亲苏洵和两个哥哥不一样,他像父亲苏序那样年轻时好游荡,不爱读书,其父也不加以管束,任他自由自在地发展。苏涣进士及第时,苏洵已经16岁,在哥哥的影响下,苏洵也曾为应试而读书,学习句读、属对、声律等当时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但少喜游荡的劣根性使他对这些内容不感兴趣,自天圣五年(1027年)参加进士考试以后,屡试不中。后来还是苏涣勤奋专一的学风、谦逊礼让的美德、为政的清廉、干练的人品对苏氏子弟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苏洵27岁时开始发愤读书,然而几次参加科举考试还是落第了。他没有灰心,绝意功名仕进,闭门读书,潜心于学术研究和创作,不惑之年后终获成功,最后在年近半百时一举成名,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器晚成典型之一。他号“老泉”,在流传极为广泛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里留下了“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的美誉。苏轼、苏辙的伯父苏涣任阆州(现阆中市)通判时,年少的鲜于侁得以与他相识,并得到赏识。苏辙在《书鲜于子骏父母赠告后》对两家的交往做了全面回顾:“中山鲜于子骏,世居阆中,昔伯父文甫郎中通守是邦,子骏方弱冠,以进士见。伯父称之曰:‘君异日学为名儒,仕为循吏。’遂以乡举送之。其后子骏宦学日以有声。予侍亲京师,始从之游。已而予在应天幕府,子骏以部使者摄府事,朝夕相从也。元祐初,予为中书舍人,子骏为谏议大夫,出入东西省,无日不见。”同时,他在《伯父墓表》中写道:“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贰宋神宗熙宁初年(1068年),鲜于侁任利州路转运判官、副使。利州有个叫周永懿的官员,仗着和朝中某权贵有点关系而贪横不法。鲜于侁先将此人的种种不法行为调查清楚,然后将他抓起来押入牢中,并将罪行翔实申奏朝廷。与周永懿有点关系的权贵想为其开脱,但鲜于侁的奏章中将其罪行列得清清楚楚,有凭有证,也就无可奈何。鲜于侁将周永懿流放到了湖南,上书请求更换文臣镇守利州,同时变更官员位次总领县事。那时王安石强力推行新法之一的青苗法,就是由政府出资,农民春种时借钱买种,秋收时还本付息。政策的本意很好,可利州的一些官员却借机将它变成了创收和自身谋利的手段,把政策中的“不许抑配”变成强迫贷款,搞得农民苦不堪言。鲜于侁调查时发现,百姓不愿借青苗钱确有苦衷,便坚持自愿的原则,结果利州贷出的青苗钱屈指可数。有人打小报告说鲜于侁抵制变法,王安石专门派官吏责问。鲜于侁回答说:“青苗法规定将官府常平仓的本钱借给农民,农民愿借就借,农民自己不愿借,怎么能强求他们呢?”王安石无话可说,对鲜于侁十分不满。新法中还有一项助役法,助役钱数额的多少,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上报,利州路转运使李瑜定了四十万缗。作为副手的鲜于侁反对说:“利州百姓贫困,土地贫瘠,有这一半就行了。”李瑜不听,于是分别把二人各自的看法报给朝廷。同僚劝鲜于侁说:“你心里想着百姓,也就落一个民间的口碑;当官没有政绩,哪有升迁的希望啊?”鲜于侁说:“不顾百姓的苦楚,昧着良心追求自己的升迁,于心何安?”后来,全国各路所定役钱数额都没完成,朝廷肯定了鲜于侁的意见,旨谕司农曾布将此颁布下去,作为各路拟定助役缗钱数额的标准,天下百姓由此减轻了负担。宋朝分夏秋两次征收田税,称为“二税”,百姓可以用绢、绵折钱,鲜于侁为减轻百姓一次性缴纳的难度,便奏报朝廷,建议可以让百姓以零星的方式缴纳够规定的税额。后来利州李元辅变着法儿多收税额,百姓流泪说:“老转运使立下的规矩,怎么可以乱改啊?”后来鲜于侁的侄子鲜于师中也担任了利州路转运使,所以称鲜于侁为“老转运使”。叁苏轼、苏辙兄弟观赏了鲜于侁在利州的官舍,看过他的《官舍八咏》后,苏辙写下了《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分别给八处景致写诗赞咏。苏轼看到鲜于侁修治了园囿亭台,或赋诗或饮酒,如同昔日做监司时一样,于是写下了《题鲜于子骏八咏后》,希望能题刻于石,让人们不要忘记了他的恩德:始予过益昌,子骏始漕利路。其后八年,予守胶西,而子骏始移漕京东。自朝廷更法以来,奉法之吏,尤难其人。刻急则伤民,宽厚则废法。二者其理难通,而山峽地瘠,民贫役重,其推行为尤难。子骏世家南隆,亲族故人,散处所部,以亲则害法,以法则伤恩,二者其势难全。是三难者萃于子骏,而子骏为之九年,其声蔼然,闻之四方。上不害法,下不伤民,中不废亲,自讲议措置至于立法定制,皆成于其手。吏民举欣欣然,而子骏亦自治园囿亭榭,賦诗饮酒,雍容有馀,如异时为监司者。君子以是知其贤。子骏以其所作八咏寄余。余甚爱其诗,欲作而不可及,乃书其末,以遗益昌之人,使刻于石,以无忘子骏之德。元丰二年(1079年),鲜于侁被任命为扬州知府。苏轼因对变法多有微词,甚至当面批评神宗“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被改革派视为异类。有人借机制造“乌台诗案”,给苏轼冠以“讥切时事”“鼓动流俗”等罪名,御史台派人到湖州拘捕他回京受审。鲜于侁听说苏轼被押解要经过扬州,便要去看望。有好心人劝他说:“你和苏轼是感情深厚的好朋友,尽人皆知,平日往来的文字书信也不少,最好把它烧了,不然的话,很可能被牵连。”鲜于侁说:“欺君负友的事,我不忍心做。我和苏轼是老朋友,去看他是忠义之事,如果为这事而受处罚,是我心甘情愿的。”他还是冒着获罪的危险去看望了苏轼。后来,鲜于侁因此事受到牵连被贬职,降职为西京御使台。鲜于侁作为苏轼、苏辙的前辈和同乡,在为人、为政、为文方面都对苏轼、苏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三人都有着大致相近的政治立场和为人仗义的特点,三人很早便结下了忘年交情,成为超越个人利害关系的真正知己。附: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宋·苏辙桐轩桐身青琅玕,桐叶蒲葵扇。落落出轩墀,亭亭奉闲燕。夜声疏雨滴,午影微风转。秋飙一凌乱,淅沥惊葱蒨。朝日失繁阴,青苔覆遗片。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竹轩幽轩离纷华,惟有一丛竹。纤梢起馀寒,紫笋散轻馥。擢干春雨馀,挺节秋霜足。不知岁时改,守此娟娟绿。上有吟风蝉,空腹未尝食。剪伐非所辞,不受尘土辱。柏轩筑室城市间,移柏南涧底。山林夙所尚,封植聊自寄。崎岖脱岩石,拥塞出棼翳。上承清露滋,下受寒泉惠。秋来采霜叶,咀嚼有馀味。苦涩未须嫌,愈久甘如荠。巽堂山前三秦道,车马不遑息。日出红尘生,不见青山色。峰峦未尝改,往意自奔迫。谁言幽室居,尽在使者宅。俯听辨江声,却立睨石壁。藤萝自太古,松竹列新植。暑簟卧清风,寒樽对佳客。试问东行人,谁能从此适。山斋平地压喧嚣,虚斋上山足。萧条远城市,坡陀富林麓。简书日填委,杖履每幽独。岂无山中士,高卧白茅屋。逢人默无语,长啸响岩谷。此室庶可招,夜月相从宿。闲燕亭登山稍已高,旷望良亦远。危亭在山腹,物景行有变。诸峰宿露收,草木朝阳绚。盎盎云出山,溜溜泉垂坂。徐行得佳处,永日遂忘返。此乐只自知,旁人任嫌颟。会景亭亭高众山下,胜势不自收。冈峦向眼尽,风籁与耳谋。鸢飞半岭息,云起当空游。视身如东风,超然忘百忧。暮归室中居,唯此窗户幽。视声随物变,谁恍识其由。宝峰亭昔过益昌城,莫登君子堂。驾言念长道,未暇升崇岗。今闻宝峰上,缥渺凌朝阳。三休引萝蔓,一览穷苍茫。微云霭双剑,落日明故乡。奔池迹未安,山薮意自长。漂摇万里外,手把新诗章。宦翅不忘归,何意鸟欲翔?尘土汗颜面,年华侵鬓霜。何日首归路,所至聊彷徨。樽俎逢故人,亭榭凝清光。为我具斗酒,宿恨犹可偿。
伊国华 王海国
2023-04-16
苏轼作品原生价值及教学价值研究
学术论文
中学语文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和载体,对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重视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充分利用教材,深入挖掘潜藏在教材背后的学习资源。 “选文"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乏文坛大家的作品,这部分作品是语文学习中优质材料的主要来源,是学习者应该深入挖掘的巨大资源库。仅以人教版为例,苏轼这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就有诗、文、词等各类作品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达11篇之多。教材编者们一度将他的作品编选进入中学语文教材,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了“苏学"的研究。但是,对于如何确定这些“选文"的教学价值却很少有人关注。 本文以人教版2001年初中语文教材及2003年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对教材中的苏轼作品进行研究,运用相关理论对作品的原生价值和选文的教学价值进行了区分,并对影响这部分选文教学价值的因素进行了论述,对实际教学中苏轼作品教学价值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选入教材的苏轼作品,从文体上可以分为诗歌、词作和散文三类。选文的教学价值需要从原生价值中进行提炼,其原生价值有广为人知的文学价值:谋篇立意之妙、意象意蕴之美、开拓创新之奇;传承千年的文化价值:“志士于道"的济世精神、“兄友弟恭"的孝悌精神;韵味悠长的审美价值:兼容并包的审美态度、自然纯粹的审美追求。对教材中作品的原生价值进行分类,有助于加深对苏轼作品的理解,根据不同层面价值的深度解读,有利于对选文的原生价值进行整合,便于从中提取利于教学价值研究的因素。 教学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产生于教学过程之中。因而,在对原生价值进行整合时,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中主客体的特点,确定从语言章法、文化语境和现实意义三个维度提取教学价值。此外,教学过程中师生价值碰撞与选择、教师的价值引导与提升都是影响教学价值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在教学价值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调动一切教学资源,发掘适宜社会需要、合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价值。
邱捷
2017-05-01
儒学视野下苏轼哲学探究
期刊
苏轼的哲学思想体系的逻辑过程,应该说是嬗变于庄学,参证于佛学、禅学,而归于儒学。苏轼继承儒学以人本为核心的"仁"的观念,"仁"的哲学思想指导着苏轼一生的哲学实践。苏轼的"礼"缘于儒学,但他对儒家"礼"观念的理解进行了拓展,苏轼通过《中庸论》对《中庸》原意的阐发,融进了他的独特思想,力图纠正过去儒者对"中庸"的曲解。
范琐哲[1]
《苏轼研究史》
期刊
本书是为纪念苏轼逝世900周年而作。现在正是新世纪开始的时候,总结以前研究工作的得失,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这是一件对推动今后研究深入发展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本书以时代先后为纲,系统研究宋、辽、金、元、明、清、现当代及日、韩、欧美、港台研究苏轼的情况,着重阐述各代。
曾枣庄[1]
苏轼与孙觉交游考述——从《潇湘竹石图》说起
会议论文
苏轼《潇湘竹石图》卷末端题有"轼为莘老作"五字款识。明代庐陵吴勤提出此"莘老"即为孙莘老。文章以此为线索,考察苏轼与孙觉的交游。孙觉是苏轼一生的挚友,嘉祐相识,熙宁相知,元丰同患难,元祐表里相依。考其友谊笃厚之缘由,主要基于相互仰慕、志趣相投与人事渊源。
周云容
2019-04-01
东坡西湖图的建构与拓展
期刊
东坡足之所履,往往有一个西湖。从其一生行止日渐构成的西湖地理分布图中,可以探知苏轼之于西湖有着精神与物质的创造。他独具慧眼,以助江山的笔力,描绘出一幅幅色彩明丽的画卷;他秉承儒家"志欲及物"的从政理念,疏浚湖泊,营造新美的山水景观,期冀实现其理想中的社会图景。苏轼与西湖相生相映,互动共存。西湖因苏轼的审美发现,倾情妆点,而成为湖光胜景,声名远播;苏轼对湖光山色的审美理想以及人生的价值追求则由此找到了最佳的物质载体,也留下了为后世所传诵的政绩与诗名。
何晓苇[1]
苏东坡以谜答谜
期刊
从前,有两个秀才一同结伴进京赶考。他们一路走,一路吟诗作对,一点儿也不寂寞。 这天,他们走到了太湖边,正赶上天气炎热,两人口干舌燥,见前面有一片桃林,于是想摘几个桃子解解渴。
周媛媛
到底了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