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高级检索
搜索
登录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与
或
非
关键词
标题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用户中心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遗址遗迹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返回
学术论文
搜索
搜索
高级检索
搜索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首页
学术论文
分类浏览
分类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发表时间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作者机构
"2009·学术前沿论丛"编委会
"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委会
"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台湾)中台科技大学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日本)大東文化大學
(韩国)大邱Cahtolic大学校
100191 北京,卫生部医学科研管理研究所
200235,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02年国际住房与规划联合会第46届世界大会组委会
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组织委员会
2010国际数字科技博物馆论坛秘书处
2018’中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发展暨倪绍祥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2021动物致伤防治高峰论坛组委会
256200 山东省邹平县醴泉七路 教育中心(农业局)
Baylor University 美国贝勒大学
Brandeis University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Sinographic Texts and Culture Nanjing University
K.U.Leuven
Kenyon College
Kong Ju University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
Philosophy Department,Peking University
Rowan University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SOAS) London
找到7806条数据
读《左传》札记五则
会议论文
历朝历代,《左传》经过无数学者研究,硕果累累,最著名的当然是《左传正义》,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更是新时代《左传》注释之集大成者.在阅读过程中,随手笔记,产生了一些不成熟的感想,希望能和原注进行商榷,并有所阐发.现以札记的形式,聊写几则,不一定能成立,敬请方家不吝指正.
史杰鹏
2012-01-01
富弼《范仲淹墓志铭》探微
会议论文
富弼所撰《范文正公墓志铭》,无论对于范仲淹研究、吕夷简研究,还是对于宋代朋党政争的研究,都是一份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献。但是,这篇《志文》是富弼在当时激烈的党争背景之下,在庆历新政失败之后,站在范仲淹一边,怀着褒善贬恶的宗旨和强烈的爱恨感情写成的,因而对于某些事件的记述难免有失客观。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阅读这篇史料时,应当注意鉴别,审慎采用。
李丛昕
2009-11-01
李白诗在明代的编刻与流传
会议论文
<正>李白诗在北宋经过宋敏求编集、曾巩考次,在苏州刊刻成为定本后,一直影响到明清两代李白集的编刻。期间虽演化出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三十卷、宋咸淳本《李翰林集》三十卷两个李集系统,两者编排内容虽间有变化,但所收录李白诗文的总量一直没有变动,对保存李白作品起到了重要作用。南宋杨齐贤首次对李白诗进行了注释,他的集注本今虽已佚失,但元代萧士赞注李白诗时将杨注部分引入书中,可以从中管窥到杨注的大致面貌。萧士赞
王永波
2016-06-01
庄子文学理论举隅
会议论文
本文对庄子的文学理论进行了探讨。文章分析了庄子文学的现代美学基础,阐述了庄子哲学所含蕴的文学创作论。
徐丽霞
2000-11-13
从论书诗看清中期书学教育和书风嬗变
会议论文
清代是传统诗歌创作的重要时期,有关书法的诗歌在此时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当代学者对论书诗也较为关注,本文正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清代中期论书诗展开较为全面的研究。某一时期的论书诗能够反映出当时的一些书法风气。通过分析清代中期的论书诗,可以得知:在清代中期出现了篆、隶书的学习热潮;取法魏晋的教育思想一直贯穿于整个清代中期;颜真卿、苏轼、米芾、董其昌等对清代中期书法教育影响深远。
王庆敏
2019-09-01
宋代疫情与圣散子方
会议论文
两宋疫病流行的危害程度和发病频率和隋唐五代时期近拟.据《三千年疫情》统计,北宋的疫病流行有22次,南宋有29次.当时的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员也采取了相应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如派太医院深入医疗,紧急编写印发医方,建立病坊,施方给药等等.其中与文豪苏东坡有关的圣散子方事件是一件常被提起的故事.本文介绍了圣散子的方药组成.
张瑞贤
2003-10-01
在云南建水文庙孔子大铜像揭幕式上的讲话
会议论文
<正>孔历2551年(公元2000年12月2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今天我怀着十分高兴的心情,来到我国美丽的云南建水,参加由本人所捐赠的孔子大铜像揭幕剪彩仪式,有机会向大家讲几句话以表达对圣人孔子的崇敬与仰慕,实在令我非常振奋。
汤恩佳
2001-12-01
再谈杜甫的婚姻问题——简评《杜甫妻室问题辨正》一文
会议论文
对于杜甫的婚姻问题,我先后在《杜甫妻室问题索隐》(1991年)、《杜甫〈奉酬〉诗破译》(1994年)、《关于杜甫生平的再探讨》(2009年)、《杜甫的婚姻及其婚姻诗》(2009年)四文(为便于行文,以下统称为"拙文")中,进行了具体而细致的考察。并于2004年,将前二文收入了《唐代诗人婚姻研究》一书,在2009年,将后二文收入了《唐代文学探论》一书。这四篇文章的总结论主要为:(一)杜甫与杨氏结婚于开元二十二年,是年,杜甫23岁,杨氏16岁;(二)杨氏约卒于大历元年前后之夔州;(三)翌年,在友人薛
王辉斌
2013-12-01
金刻《重校正地理新书》所引宋《营造法式》刍议
会议论文
金明昌三年(1192年)张谦刊本《重校正地理新书》,是在奉敕修成于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地理新书》的基础上增补而成,为研究当时墓葬所依风水理论、丧葬习俗和民间信仰的重要文献。该书曾引用宋《营造法式》"取正"、"定平"相关文字并附壕寨制度图样。本文通过梳理《重校正地理新书》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史料,并取"陶本"《营造法式》与该书所引内容相校核,揭示了《重校正地理新书》对《营造法式》在版本校勘研究上的重要意义,以及《营造法式》对金代建筑的指导作用。
王其亨;成丽
2013-08-23
谁是谁?鲁迅和恩岑斯贝格作品中的庄子和死者
会议论文
本文不仅探讨了一场发生于1970年代的东西方文学世界的相遇,而且还探讨了经典文学主题的种种改写。在鲁迅最后的故事集《故事新编》(在其去世的1935年前一年出版)中, 《起死》这部"舞台剧",取材于庄子广为人知的故事《至乐》。在这个故事中,骷髅如庄子所愿般地其起死回生。然而,鲁迅当时的社会政治倾向使得对这个道家故事的重写变成了对庄子的歪曲模仿。只有只言片语的庄子哲学保存在这个文本中,即便如此,这些可以识别的部分仍被鲁迅挖苦嘲笑。在鲁迅的描绘中,庄子自负利己,完全不关心社会问题。
卜松山
2013-01-01
到底了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