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高级检索
搜索
登录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与
或
非
关键词
标题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用户中心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遗址遗迹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返回
学术论文
搜索
搜索
高级检索
搜索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首页
学术论文
分类浏览
分类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发表时间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作者机构
"2009·学术前沿论丛"编委会
"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委会
"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台湾)中台科技大学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日本)大東文化大學
(韩国)大邱Cahtolic大学校
100191 北京,卫生部医学科研管理研究所
200235,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02年国际住房与规划联合会第46届世界大会组委会
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组织委员会
2010国际数字科技博物馆论坛秘书处
2018’中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发展暨倪绍祥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2021动物致伤防治高峰论坛组委会
256200 山东省邹平县醴泉七路 教育中心(农业局)
Baylor University 美国贝勒大学
Brandeis University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Sinographic Texts and Culture Nanjing University
K.U.Leuven
Kenyon College
Kong Ju University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
Philosophy Department,Peking University
Rowan University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SOAS) London
找到56461条数据
劉大櫆十卷本《唐宋八家古文約選》考論
期刊
《唐宋八家古文約選》與《唐宋八家文百篇》是劉大櫆重要的兩種古文評點,在清中後期長期以稿鈔本傳播。其中,《唐宋八家古文約選》已失傳,《唐宋八家文百篇》直到清末才得以刊刻。經考察發現,存世的《唐宋八家文百篇》是十卷本《唐宋八家古文約選》的再選本,兩種評點的體例與評文觀念相對一致。《唐宋八家古文約選》深刻影響了姚鼐《古文辭類纂》的文體分類與唐宋文篇目的選擇。姚鼐大幅删除的劉評,則因桐城後學熱衷於1評而得以保存多數。本文根據《唐宋八家文百篇》的多種版本,以及桐城後學的1評,嘗試對《唐宋八家古文約選》進行鈎稽,得文355篇,總評約150條。這些選評,或有助於推進早期桐城派的古文評點研究。
李蘭芳[1]
高山仰止拜苏公——记四川眉山三苏祠
期刊
在中国文学史上,宋代苏门父子三人——苏洵、苏轼、苏辙均有很高地位。四川省眉山市市区有一座纪念三苏的"三苏祠"。它始建于元代祐三年(1316),原为苏氏故宅,后改为祠,后又毁于兵火,清康熙年间重修。
谭南周[1]
文彦博与洛阳耆宿诗会论略
期刊
北宋元丰年间,在西京洛阳形成了以文彦博、司马光等朝廷元老为核心的耆宿诗会,他们崇尚朴素结会理念,弘扬传统道德礼法,宴集唱和,吟诗著文,推动了北宋文人群体化、集团化趋势的进程,成为有宋一代颇具影响的诗歌创作群体,并对此后历代诗会的发展,对宋诗思想、风格及流派的演进产生了重要影响。
侯小宝[1];李寅生[1]
“清慎太过”的宰相
期刊
陆贽(公元754―805年),字敬舆,唐朝德宗时期的宰相,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陆贽从政之际,正值唐朝内乱四起、风雨飘摇之时。纵观陆贽的一生,可用“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来形容。政治上,陆贽临危辅主、谏言献策、勤政爱民,撰写政论数百篇,五代时政治家刘昫将其与汉代名臣贾谊相比。品行上,陆贽公忠体国、为官清廉,出淤泥而不染。无论是学养才能还是个人操守,这位中唐贤相都堪称后世楷模,苏轼赞誉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
张淦[1];赵连稳[1]
不可割断的南宋史
期刊
历史不会重复,历史不会人为中断,这在当今已为世人所熟知,越来越成为一种浅显的常识。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南宋时期不过一百五十多年,充其量是一条不长的河段,或一条小溪。但它是一条不同寻常的河段或小溪,因为曾经创造中国古代丰富多采甚至可以说灿烂辉煌的文明:南宋的社会经济,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科学技术,都较北宋有所发展。文学艺术领域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和作品,如辛弃疾、陆游、李清照、文天祥等人的诗词名篇脍炙人口,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毫不夸大地说,南宋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甚至各项制度,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的地位。多年来,或许由于南宋的皇帝几乎都是强敌面前的主和派(仅宋孝宗和宁宗初期曾经积极主张北伐),对北方的金朝和蒙古(元)长期屈辱求和,因此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南宋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停滞、统治阶级极其腐朽的黑暗时代。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不符合历史事实。以下我们从四个方面,即南宋更加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活字印刷术的重要实践、王安石新法的最好检验、培养民族英雄的沃土等,来论证南宋时期在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
朱瑞熙[1]
宋代四川地区酒业经济初探
期刊
宋代,四川酒业经济进入大发展时期,具体表现为生产技术的纯熟、酒质的提升和品种的增加。蜀酒大致可分为谷物酒、果酒和配制酒三大类。其中,四川由于稻麦产量丰富,谷物酒酿造数量颇大。四川地区包括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四路,夔州路经济整体最落后,酿酒技术和酒业经济反而较为发达,这表明宋代区域间酒业经济发展程度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定成正比。就两宋蜀酒价格比较而言,南宋明显高于北宋,蜀酒价格呈现特点由北宋的平缓转为南宋的大波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四川酒税用于军需。蜀酒的流通市场中,“羌夷市场”是较为特殊的存在形式,其存废与战争环境密切相关。此外,四川地方官员私自卖酒以“异路取财”,违背了地方“以一路之资,供一路之费”的财赋关系原则,归因于四川酒利巨大。
黄欣[1]
论宋词之词调与宫调的关系
期刊
词是配合音乐的文学,故称"音乐文学"。它与此前音乐文学的区别在于以辞从乐。词人选择某支乐曲之音谱依照其节奏、旋律与声情而配制歌词,此为"倚声制词"。宋人完整的词谱或歌谱,它们是按照燕乐宫调分类的,每宫调之各词,其词字之右旁标注有燕乐半字谱。乐工与歌妓依据这种谱便可合乐演唱。宫调具有确定某乐曲——词调的音高与调式的作用。同一词调可以存在不同宫调的音谱,而各谱之旋律是稳定的。由于词乐的散佚,今存宋人词集仅有个别词人将作品按宫调分类,而一般的作品则未标注宫调。乐工与歌妓对常用词谱是熟悉的,他们见到某词调之词,即可合乐演唱,故多数宋词作品不必标注谱字与宫调。宋词的发展虽然存在纯文学之作品,就其基本情形而言,它仍是音乐文学,而且有稳定的音谱,因此与宫调存在密切的关系。
谢桃坊[1]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附录》指瑕
期刊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已三易其稿(2009年5月第3版,2012年6月第7次印刷),这门选修课也几乎成为广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了。然而其附录《唐宋八大家小传》和《“唐宋八大家”的由来》中存有问题,值得商榷,现不揣浅陋.求教于方家。
孙富中[1]
苏轼与姜夔词风之比较研究
期刊
通过从苏轼与姜夔词风入手,首先梳理了苏轼词风与“豪放词”的关系,指出苏词词风主流——“清旷”;继而浅析了姜夔词风,主要特色是“清空”。接下来对“清空”与“清旷”作了对比研究。
周庆恬[1]
法度与自由的交融——谈宋代词科骈文艺术特色
期刊
词科骈文大都散佚了,只留下了部分词科及第者的骈文。文章依据王应麟《辞学指南》并参考张骁飞《宋代词科考试年份、题目、中选人一览表》梳理出宋人别集与宋及之后的总集、类书、笔记,总计64篇完整词科骈文。论文对这些词科骈文进行了分类研究,得出了其应用文性质。作为词科及第之作,它们的水准也比较高。文章指出,词科骈文创作既有王安石严守法度、谨严精工的特征,又有苏轼出于准绳、自然畅达的特征。两种特征交融,形成了词科骈文雅正而又畅达的艺术风格。
罗积勇[1];刘彦[2]
到底了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