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高级检索
搜索
登录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与
或
非
关键词
标题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用户中心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遗址遗迹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返回
学术论文
搜索
搜索
高级检索
搜索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首页
学术论文
分类浏览
分类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发表时间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作者机构
"2009·学术前沿论丛"编委会
"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委会
"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台湾)中台科技大学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日本)大東文化大學
(韩国)大邱Cahtolic大学校
100191 北京,卫生部医学科研管理研究所
200235,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02年国际住房与规划联合会第46届世界大会组委会
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组织委员会
2010国际数字科技博物馆论坛秘书处
2018’中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发展暨倪绍祥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2021动物致伤防治高峰论坛组委会
256200 山东省邹平县醴泉七路 教育中心(农业局)
Baylor University 美国贝勒大学
Brandeis University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Sinographic Texts and Culture Nanjing University
K.U.Leuven
Kenyon College
Kong Ju University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
Philosophy Department,Peking University
Rowan University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SOAS) London
找到15765条数据
重视家庭建设,兴国安邦
报纸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庭建设得好坏直接关乎国民的性格培塑,进而影响民族乃至国家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非常重视,多次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家庭建设看作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新时代推动淳朴、清正、蔚然独到的家风家教,发展兴国兴邦的家庭建设事业,在实践路径上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在家国情怀中坚定初心使命。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历代传诵的“三苏家风”中强烈的忧患意识、积极的入世精神,匡扶天下的济世情怀,便是这种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无数先贤正是秉承“家齐而后国治,正己始可修身”的理念,心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情怀,主动把个人、家庭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谱写出一幅幅惊天动地的壮丽诗篇。如今,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的家庭建设事业要把这种家国同构的情怀上升为民族复兴的内生动力,培育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推动兴家和强国相统一,个人梦、家庭梦和中国梦紧密相连。弘扬传统家风增强文化自信。中国传统家风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家庭和家族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共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缩影和历史积淀,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命脉和思想沃土。集中国传统家风文化之大成的“读书之路、史事之鉴、仁爱之心、廉洁之德、直言之性、贤内之助”的“三苏家风”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这些优良传统家风需要我们积极有据地响应,在继承中弘扬。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地创造新时代的好家风、好家教、好家庭、好家礼,让优秀传统家风文化展现出历史底蕴、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持久屹立提供深厚根基,成为涵养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强化道德修养凝聚精神伟力。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强调修身立德是历朝历代都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观。而家庭教育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三苏家风”也特别强调“语言必谨、举动必端、处事必公、为官必廉、事君必忠、费用必俭、睦人必善、乡里必和”等道德品质的培养。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我们要把道德培育作为家庭建设的核心,通过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传递给后代,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苏士亮
2020-01-22
苏轼写《寒食帖》,宋是文人的黄金时代吗
报纸
北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正月初一,在举国欢庆新年的日子里,苏轼由御史台差人押解出京,经过长途跋涉,在二月初一到达贬谪之地黄州。元丰五年三月,在中国传统的寒食节,他写下了两首诗,并书之于纸,此即流传至今的《寒食帖》。《寒食帖》在北宋已负盛名,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称其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在苏轼的诗歌和书法作品中都很特别。虽然黄庭坚认为“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但“寒食诗”在苏东坡的诗歌中并不突出,今人多重其书法造诣。但诗、帖实为一体,不理解其诗作,就难以理解《寒食帖》之所以特别。苏轼是因“乌台诗案”而贬谪黄州的。此案背景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不同政见之争,苏轼曾屡言新法不便,王安石被罢相后,变法成为宋神宗主导的圣政。元丰二年,新党揪住苏轼谢表中“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等语,攻击苏轼非议圣政,并搜集他以往诗文中指责时政的文字,使苏轼成为神宗立威的标靶。于是,这年七月,苏轼被押往京城,途中经过长江、运河时,他都曾经想投水自尽。到了汴梁,他在御史台的大牢里度过了四个月,此即“乌台诗案”。把御史台称为乌台,是据《汉书·朱博传》,“(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宿其上”。虽然苏轼自己对审讯过程讳莫如深,但当时同在御史台大牢的苏颂(制作“水运仪象台”的大科学家),以“诟辱通宵不忍闻”的诗句,记载了苏轼遭受刑讯逼供的惨状。苏轼甚至密托狱卒,给弟弟苏辙捎去了绝命诗,其中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之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是苏轼生命旅程中最主要的转折地,苏轼的情感有很大起伏。对比他初到黄州时的诗作“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和后来的《赤壁赋》,就可以看出《寒食诗》的特别之处,其全文是:“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这两首诗诗人一定是烂熟于心的,但是在书写的时候,第一笔就显得犹豫,它不像苏轼许多书法中潇洒的捺。这其实不是犹豫,而是心绪难平。他在感怀人生际遇的时候,诗歌多浅显直白,字为心画,《寒食帖》也不像苏轼其它作品那样字体大小比较一致,而是欹侧顿挫、直抒胸臆。“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海棠花是苏轼的挚爱,他刚到黄州时寓居定惠院,曾赋诗咏海棠:“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实际上,他是以花自况。为了惜花,他“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只可惜雨摧海棠,花落泥污。蒋勋先生指出,“花”和“泥”两字有纤细牵丝牵绊在一起,透露“花”与“泥”间的两难纠缠。“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作者由凋零的海棠联想到人,帖中原句为“何殊少年子,病起头已白”,苏轼作了修改。当苏轼在密州得意时,自称“老夫”,要“老夫聊发少年狂”,现在在黄州失意时,他却自称“少年”。只是这个少年并无年少狂放,而是一病到白头,透露出贬谪岁月里的煎熬,“少年”二字写得毫无生气,真如一个疾病缠身的人。可惜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没有留下墨宝,不然相信我们一定会看到生气勃勃的“少年”二字!寒食帖中的“年”“纸”两字尤显突兀,这两个字都有竖笔,笔笔宛如利剑,看得人锥心的痛。“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第一个年字大得出奇,第二个年字只是一点,诗人在这里宣泄,又在这里收住,重起。“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本来不知道今夕何夕的苏轼,一个乌字勾起的,是“乌台”所经受的人间炼狱。“纸”的竖笔直直地指向“君门”,大大的“九重”和小小的“万里”,这里既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又有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寒食节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介子推而设立的。介子推长期伴随公子重耳流亡他国,甚至“割股啖君”。后来,重耳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介子推却功成身退,与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从元丰三年二月到五年三月,苏轼实际到黄州两年多,却在这里度过了三个寒食节。苏轼选在寒食寄怀,除了感叹诗中的空庖、寒菜、破灶、湿苇,更是感叹历史上的君王求才若渴,现实中的自己报国无门。今人都说宋朝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黄金时代,不知道“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的苏轼是否也做如是观。(作者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杭侃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4月28日10版
杭侃
2020-04-28
房 易 贷
报纸
乐山市商业银行眉山分行产品推荐之——“房易贷”是借款人以个人名义申请的,以我行认可的房产作为抵押担保,用于满足借款人生产经营及生活消费资金需求的人民币贷款业务。房产范围广:取得房产权证的个人住宅(含别墅)、商业房产及车位。贷款用途广:消费/经营贷款额度高:最高500万元抵押率高:最高房产价值的70%。审批速度快:完成抵押即可放款。贷款期限长:最长可达20年还款方式灵活:根据期限差异,可采取按月付息到期还本、按计划提款还款、等额本息、等额本金多种还款方式。乐山市商业银行房产抵押贷款,手续简、速度快,让您“快·乐易贷”。欢迎垂询:眉州路支行:眉山市东坡区眉州大道西三段7、9、11号(青田家私旁);028-38163836三苏路支行:眉山市东坡区三苏路85号(雕像银杏宾馆对面);028-38100732彭山支行:眉山市彭山区彭祖大道二段36号—46号(彭山区法院对面);028-37666188仁寿支行:仁寿县文林镇城南大道60号(爱玛公馆);028-36200032洪雅支行:洪雅县洪川镇雅西苑4-12号(美第雅家具旁);028-38870168
2017-12-05
“唐宋八大家”后人“拼祖宗”
报纸
本报北京讯16日上午,自称“唐宋八大家”后裔的几名人士身着汉服齐聚北京,就筹备“唐宋八大家宗亲联谊会”进行协商(上图)。据介绍,七年前,自称韩愈、柳宗元和“三苏”后人在北京首次聚会,提出的成立“联谊会”构想,目前已进入实质运作,“唐宋遗风”网站也拟于一个月内开通,宣传推广“唐宋八大家”的文学及文化。几位后人身着汉服坐在沙发上的姿态,遭到网友调侃,“开始拼祖宗了”。网友王777888说:“一群缺好爹的人物,为了利益,不惜到处认祖宗,哪怕几千年前的唐宋古人也不放过,拼爹时代有发展了,开始拼祖宗。”而网友朱嘉俊2011则认为:“穿汉服怎可坐沙发?没坐相意味着没教养,辱没祖宗。”(新京)
2012-05-19
润物细无声 留守儿童感悟传统文化
报纸
3月3日,国网眉山供电公司本部“爱心妈妈”团队和青年志愿者来到东坡区广济乡中心小学,将8名留守儿童接到眉山城区,为孩子们穿上了漂亮的汉服,并带他们参观三苏祠,让孩子们了解和倾听古琴演奏、苏东坡的故事,诵读经典诗词,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爱心妈妈”和志愿者们还为孩子们送上了新学期的书包、国学经典书籍套装和水彩笔。图为系列活动现场。王慧娟牟雯雯黄峥李冬冬本报记者万晓红摄
2017-03-08
东坡写诗爱用“老”
报纸
从我国延续千年的重阳节到现在全国多地鼓励休“孝老假”,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如此,在我们的文化中,“老”字还引申出了“大”“长久”“老练”等意思,内涵丰富,是写文章的高频词。宋代著名学者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五就有一篇“东坡诗爱用老字”。洪迈说:“东坡赋诗,用人姓名,多以老字足成句。”翻了翻《苏轼诗选》及《苏轼集》,粗略统计,发现苏东坡诗中“老”字出现数十次之多,诗中之“老”虽非指老年人,但许多地方都凸显了苏东坡对他人的尊敬。苏东坡通判杭州3年,与三任太守非常融洽,尤其跟第二任太守陈囊(述古)过从甚密。某年重阳,苏东坡因病未参加陈太守的会议,便写了一首《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述古会,再用前韵》:“可怜吹帽狂司马,空对亲舂老孟光”,“司马”是通判的代称,指苏轼自己。孟光是汉代人梁鸿之妻,《后汉书》说,梁鸿在江南给人做随从时,妻子孟光亲自舂粮,以维持生计。苏东坡诗用“老孟光”既是对古代贤妻的赞誉,更表达了对第二任妻子闰之的敬与爱。苏东坡诗中有些“老”字,是表达对先贤的尊敬。《寿春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中,“此地他年颂遗爱,观鱼并记老庄周”中的“老庄周”、《明日复以大鱼为馈重二十斤且求诗故复戏之》“汉廷九尺人,谁似老方朔”中的“老方朔”和《元佑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鬓须白尽成何事,一帖空存老遂良”中的“老遂良”,表达出他对庄子、西汉东方朔和唐初书法家褚遂良的尊敬;而《至真州再和二首》中“老手王摩诘,穷交孟浩然”,点赞的又是唐代诗人王维和孟浩然。苏轼自号“东坡居士”,称得上是佛教东传以来中国最著名的“居士”之一,也是佛家最有名的“票友”。他参禅理佛乃至与禅师戏谑诗中的“老”,则浸润了禅意禅趣中无言的光芒。如《赠黄山人》中“绝学已生真定惠,说禅长笑老浮屠”。当然,正如洪迈所言,苏东坡有些诗中的“老”皆“以为助语”。譬如《寄子由》中的“青山老从事”等,“非真谓其老也,大抵七言则于第五字用之,五言则于第三字用之”。而诸如苏东坡的“再说走老瞒”“故人余老庞”“不知老奘几时归”等中的“老”,则“皆随语势而然”。就像唐代诗人白居易说的“每被老元偷格律”。当然,大文豪苏东坡现存4000首诗词,内容广阔,风格多样,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其诗喜欢用“老”字,应该属于读诗的心得。
赵柒斤
2021-11-22
苏东坡如何过年?
报纸
如果你觉得古人过年无趣,那就大错特错了。1月28日,是苏东坡978岁的生日,来自全国的苏学专家,齐聚正在保护维修的三苏祠,共同缅怀这位伟人。虽然三苏祠正在经历建祠以来最大的修缮,想在春节期间入祠,和三苏共度春节是不可能了。不过不用进馆,我们也能和苏东坡一起过年了。苏学专家介绍,苏东坡是个全才,不仅诗词文出众,也是个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吃货”。像东坡肉、春鸠脍芹菜、特供酒等等,都是出自苏东坡之手。这些好酒好菜,给新年增添了很多年味。苏大师的年味之肉没有苏东坡?年夜饭要缺“东坡肉”“吃货”一词现在大家并不陌生。其实吃货不仅仅指喜欢美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对美食有一种特别的热爱,特指那些有品位的美食爱好者。若是你只懂“吃”,而不懂“品”。那你还算不上一枚高级“吃货”。苏东坡可谓是“吃货鼻祖”了,作为高级吃货的他不仅爱吃,会品,而且喜欢发明创造。相传苏东坡发明改进的菜肴有“三十二味”,如今,一些菜肴还端上了年夜饭的餐桌。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学专家曾枣庄说,“东坡肉”的由来,源于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当时,浙西大雨,太湖泛滥。苏轼指挥疏浚西湖,筑苏堤,工程闲时,东坡先生便命人制作“东坡肉”招待工人。工程完毕后,杭州百姓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东坡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送给大家吃,此后,苏杭一带过年过节,招待客人便爱做一盘“东坡肉”。“现在还有一种说法是‘东坡肉’起源于他被贬黄州时,如今黄州以北三十华里处的黄陂县(1999年时已改为黄陂区),当地百姓过年过节也有吃东坡肉的传统。为此东坡也写有《猪肉颂》一词。”曾枣庄说,“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过年过节确实因苏东坡而有了变化,这让我们的年过得更有韵味,更有年味。”三苏祠博物馆内,如今还藏有明清古籍《东坡全集》,记载了有关东坡肉做法的打油诗《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大师的年味之菜妈妈的味道:“春鸠脍芹菜”现在的东坡肉,味道香糯,酥烂可口,更偏“江浙菜系”。但在东坡先生新年菜单中还有一道地道川菜——春鸠脍芹菜。苏东坡曾在其代表作之一的《东坡八首》中写道:“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写诗时,苏东坡左迁黄州任团练副史,没有实权,俸禄低微,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好在朋友替他向官府求来一块荒地,于是安之若素的苏东坡拖家带口地过起了陶渊明般的生活。开荒,取名东坡,盖草房子,取名雪堂。一日天寒大雪,苏东坡在自己菜地发现一寸嫩绿色的芹菜,于是他便想“这芹菜什么时候能长起来,好脍春鸠吃呢。”三苏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刘小川说:“春鸠脍芹菜是苏东坡在家乡眉山时,母亲和妻子为他做过的一道菜,春鸠就是斑鸠,那时斑鸠没有现在这样精贵,吃的时间大概在过年后。”取斑鸠胸脯肉,精切细丝,再切芹菜、姜丝、丁香干丝若干,用鸡蛋清拌好斑鸠丝,搁芡抓匀,锅中烧热茶油,将斑鸠丝投锅里炸散捞起,将芹菜、姜丝、丁香干丝清炒,八成熟时,复投入斑鸠丝,佐盐、胡椒粉、葱花合炒。芹菜的清香、鸠丝的鲜嫩外加家乡的辣味……难怪苏东坡念念不忘。在黄州,苏东坡又用“楚蕲”代替“蜀芹”,将这道菜流传了出去。苏大师的年味之酒酿酒大师酒量差?“新年特供”邀友人如今过年,走亲访友互道问候,邀三两朋友举杯共饮是从古至今沿袭的风俗,在古代,这叫做“别岁”。苏东坡的一首别岁诗中写道:“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表示要与朋友“喝酒吃肉”,告别旧年的不如意。苏东坡爱酒,但和爱饮酒的文人相比,他绝对是“轻量级选手”。曾枣庄教授曾这样描述东坡喝酒:“苏东坡最开始是饮少辄醉,到最后只能把盏玩乐了。”虽然酒量不行,但这丝毫不影响苏东坡对酒的喜爱,他常常自酿佳酿,邀请朋友品尝。他曾以蜜酿酒,写以《蜜酒歌》揭秘“……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可是让苏东坡“自我感觉良好”的蜂蜜酒却让朋友尝过后腹泻不止,原因是“蜜水腐败者尔”(载于叶梦得《避暑录话》)。虽然有一段酿酒“黑历史”,但这不影响苏东坡成为酿酒大师,刘小川告诉记者,东坡一生酿制成功的酒有十余种,他的《东坡酒经》里包含了制曲、用料、用曲等酿酒内容,“说他是酿酒大师,当之无愧。”被贬儋州后,苏东坡曾在新年之际用天门冬酿制成功了天门冬酒,天门冬酒是一种绝佳保健酒,如今,海南一带常饮此酒,并把它作为过年过节的宴饮佳品。
2016-02-05
天街小雨润如“苏”
报纸
天街小雨润如“苏”□江梓豪三苏祠那天下过雨,我穿布鞋,一部分泥土爬上了鞋边。于是我步子慢下来,也跟大地离得更近,在苏轼的石像前合影。老照片上,我穿红色毛衣,苏轼在我旁边只有石头的颜色。赵丽宏的散文说,在俄罗斯你仍能看到普希金,普希金站在那里,永远深情地望着那个民族。苏轼虽然不在我们时代,我仍然强烈地感到他与我们同在。余秋雨写了很多名人名山,但很干脆地给了一个答案:最爱苏轼。我课后读着余秋雨的散文,又上课了,语文老师年纪大了,这是教我们的最后一届。他说苏轼的词《江城子》,苏轼很想妻子王弗,他孤独地作词。老师眉头扯着,用力思考,苏轼就像、就像……似乎满天的美好词汇,这时却不好取舍,老师终于说,苏轼像精灵。老师那把年纪,说起苏轼,跟说起其他人不同。像品一坛将溢的酒,唯恐不恰当的比喻让酒溢出,而这酒又有魔力,仿佛也是一个童话,总怕蒸发。夏天时,我吃了很多荔枝,因为苏轼在岭南吃了很多荔枝,每天300颗,我每天多吃一倍,看能不能写出二分之一他的词。但是我什么也没有写出来,反而荔枝过敏,脸上起了一堆红痘痘。我戴着口罩,那时,13岁,女孩很爱美,到冬天痘痘消去了。已经买不到荔枝但又学了几首苏轼的词。如果课文上没有,自己就在课外书上翻。有段时间不看课外书,课本上又撞见一篇,提醒我苏轼在的,别轻易忘怀。好雨知时节,苏轼是我生命周期里的一场雨吗?不知道苏轼的读者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后来我对话过一个画家,我说,您作为苏轼的老乡,怎么看待这个人?那时我已经读大学,一聊到眉山,直奔苏轼而去。画家说,不敢说苏轼的诗词,苏轼的境界,还是谈其他吧。很多年前,我的爷爷辈住在彭山江口,我心里把自己当苏轼老乡。此时涔涔冒汗,只怪我年少不懂事。在熟记了苏轼的诗词,看过苏轼的字画后,以为懂他。其实,我只是在用力解释苏轼。当年游三苏祠,买下一套明信片。时时拿出来翻,草木虫鱼,苏轼曾生活的地方。画面一帧帧,以后再读诗词,都不过那些画面。那费力比喻苏轼的老师,后来还是写了一篇关于苏轼的文章。文章发表在校报上,老师很开心,在课上念。开始是让同学读,大概谁也读不懂他这么多年对苏轼的感情,他就让同学们只出耳朵,好好听。他自己念,回溯历史,又很长了,从苏轼小时候和他小时候说起,他想当文学巨匠,最后还是离苏轼很远很远。这些年走过很多街,喜欢很多风景,但最后,发现最不能割舍的,是对一个宋朝男人的情结。那天,我像是听到了雨声,却没往窗外望。我像一下子长大了,觉得在一个教了这么多年书的语文教师面前,在他说自己一份纯真的、这么多年侥幸没变的喜欢时,我应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去听他的心声。老师说,苏轼是宋朝第一才子,这么多年,喜欢过一圈文化名人,汉代唐代宋代清代的,都喜欢,但苏轼是唯一的。老师一直很想一蓑烟雨任平生,所谓说走就走的旅行。后来知道,苏轼不管在哪里,还做了不少好事,很多当时人,受到苏轼的帮助,苏轼的美名代代传,只是他一贯以文化名人的形象立于世。林林总总,苏轼的可爱,受敬爱,老师罗列了许多。老师只用很少的篇幅说自己,说这是最后一届班了,教完你们,就退休,没教好,希望大家包涵。那天,教室里长久沉默。不知道老师会不会高兴,我们都把苏轼记得很清楚。如果要跟人介绍苏轼,我也犯了难。不是每个人都爱读苏轼,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们那样追星追到了宋朝。我想,交给广袤的天地最好。在下雨天,我想说,苏轼就是一场雨,我们来听听,天街小雨润如“苏”。
江梓豪
2020-07-18
一蓑烟雨任平生
报纸
《天才亦全才:文豪苏轼》作者:崔铭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5月本书以时间为序,通过讲述72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将苏轼人生中最具代表性的诗、词、文放在历史坐标中进行解读,文笔细腻、饱含深情。让读者在历史中了解苏轼,在诗词文中读懂东坡。此外,书中还收录了国内外近百幅书画文物精品,生动展现一代文豪苏轼的文学才华和独特魅力。在中国,苏轼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是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官员、画家……不管是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还是当下,苏轼都拥有很多仰慕者。人们不仅仰慕他的才华,更叹服在他大起大落的人生中,总能超越痛苦,保持乐观与豁达的超能力。《天才亦全才:文豪苏轼》用72个通俗易懂、饱含深情的小故事,讲述文豪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书中描述了在变法风云中,苏轼被放任通判杭州。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轼携家人离开汴京。此时他已对政治渐生倦怠。10年前,苏轼赴凤翔签判任上,奋发昂扬,满以为凭着自己的热情与才智,可以干一番匡时济世的大事业。身处其中才发现年少时的理想渺不可寻。然而,杭州却给他太大的惊喜:“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陶然自适其中。杭州3年成为他一生最幸福、最惬意的时期。作品对因乌台诗案对苏轼一生的影响做了详尽描述。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抵达黄州贬所。经济上捉襟见肘,他带领全家老少,开荒垦地,苦中作乐,写下著名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独自来到赤壁,望着长江,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全词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苏轼本着一名正直官员的良心和他广博深厚的仁爱之情,尽心尽力,为民造福。杭州3年通判任内,他与知州陈襄一起治理西湖,疏浚六井,解决人民饮水问题;常常巡视下属各县,发现和感知新奇和美好,留下一首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句:“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天公不见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每读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在《天才亦全才:文豪苏轼》中,作者崔铭说:对于经典著作,苏轼常常会反复阅读,每次只关注一个问题……办法虽然比较笨拙,而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但能将一部书真正吃透……这就是苏轼总结出的一套可以“八面受敌”的学习方法,后来他还将这套学习方法传授给晚辈。苏轼的传奇人生极为励志,无论身处坎坷逆境还是轩冕荣华之中,他都能不为外部境遇所在左右,始终以主动从容的超越态度面对生活。书中收录了国内外近百幅书画文物精品,选取的近70篇诗、词、文,涵盖中小学语文课本的篇目,作者对其进行了深度剖析,故事性与文学性兼备,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甘武进(广东)
甘武进
2023-07-25
春色正浓,来看眉山花海
报纸
梅湾湖桃花。春光正好,各类鲜花次第绽开,桃花、樱花、油菜花、梅花争奇斗艳,吸引着人们流连忘返。在这春花烂漫的季节里,记者为广大市民准备了眉山春游赏花的绝佳路线攻略,让你在花的海洋里肆意的玩耍,与春天来个亲密的约会。东坡——4朵金花迷人眼每到春暖花开时节,东坡区广济桃花、白马橙花、悦兴樱花、三苏梨花、便成为眉山人赏花的首选,出城不远便能赏花,何乐而不为呢?首站:白马橙花从眉山城区出发,沿106线往丹棱方向行进,便来到了东坡区白马镇的幸福美丽新村龚村,这里有四千亩的橙花围绕在龚村周围,放眼过去大片白色的橙花格外亮眼。第二站:三苏梨花从白马镇出来继续沿着106线前行就来到了东坡区三苏乡,三苏乡赏梨花,首选当属陈沟村。陈沟村有梨花四千亩,每年这个季节梨花盛开,春风吹拂,置身其中,闻着梨花的淡香,让人心旷神怡。第三站:广济桃花欣赏完高雅淡洁的梨花,继续沿着106线一路向前便来到了广济。广济桃花的核心区在广济的鸭池村,春天一到上千亩的桃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彼此争艳,来到这里满山遍野的艳丽桃花绝对让你陶醉。第四站:悦兴樱花沿省道103线往成都方向行进大约20分钟左右,就来到了悦兴镇元宝村。悦兴镇元宝村自2010年种植樱花,如今已经有了1500亩的规模。樱花花朵极其美丽,盛开时节,满树烂漫,如云似霞。彭山——油菜花、桃花惹人醉阳春二三月,暖暖的阳光满地,沿着成乐高速,走在彭山一带,金黄的油菜花映入眼帘,让人如痴如醉。赏完油菜花,就可以到江口白蜡村看桃花。仁寿——最是那一抹“艳”曹家梨花“百年梨乡”的曹家梨花约2.2万亩,三百年以上老梨树7万余株,各种果树100万余株。每逢三月,满山梨花,白成一片,届时举办梨花节。此外每年八月举办曹家梨采摘节。线路:仁寿县——国道213线——钟祥镇——曹家镇9公里文宫桃花文宫镇是中国枇杷之乡,有桃园、枇杷园各万余亩。每到3月,石家、飞跃、太清、岔河等村的桃花漫山遍野,花期较长。线路:仁寿——国道213线——蜂蜜——文宫镇邹家坝油菜花富饶的邹家坝上800余亩成片的油菜花正在盛开,在阳光的照耀下,全大坝呈现出一派金黄色的原野,成群的生态鸡在油菜田里寻食。而围绕邹家坝转了一个大圈圈的通江河,犹如为邹家坝缠绕了一条漂亮的玉腰带,让邹家坝子显得更加美丽。黑龙滩南干水渠从满井到北斗的主干支渠流经青岗乡6个村,长达3.9公里、气势磅礴、凌空飞架的大渡槽,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点。线路:仁寿县——青岗——邹家坝油菜花蝶彩花卉玫瑰花蝶彩花卉种植基地是目前我省最大的非洲菊生产基地,已发展花卉1450亩,其中非洲菊和天堂鸟1100亩、玫瑰350亩,是通往黑龙滩景区旅途上一道靓丽的景点,赏花、摄影、采摘等活动受到游客喜爱。丹棱——寻梦桃花源三月的梅湾湖带着少女的娇羞与柔美,娴静的湖水与漫山的桃花相映成趣,与两三友人共同采撷天地赐予的春之精华,沿途花香浸润了衣衫,连呼吸间都被香气晕染,闭上双眼,仔细聆听这梦中桃花源的呢喃。成都——成雅高速——蒲江出口——丹蒲路——“十里桃花红,万顷橙花香”旅游公路入口,进入“丹棱·桃花源”景区青神——橘花飘香引美誉青神被喻为“中国椪柑之乡”,其椪柑肉厚、汁多、味甜,可以从每年的8月吃到来年5月,并且有品种20多个。
曹霞 本报记者 毛馨怡 文/图
2019-03-13
到底了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