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高级检索
搜索
登录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与
或
非
关键词
标题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用户中心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遗址遗迹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返回
学术论文
搜索
搜索
高级检索
搜索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首页
学术论文
分类浏览
分类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发表时间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作者机构
"2009·学术前沿论丛"编委会
"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委会
"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台湾)中台科技大学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日本)大東文化大學
(韩国)大邱Cahtolic大学校
100191 北京,卫生部医学科研管理研究所
200235,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02年国际住房与规划联合会第46届世界大会组委会
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组织委员会
2010国际数字科技博物馆论坛秘书处
2018’中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发展暨倪绍祥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2021动物致伤防治高峰论坛组委会
256200 山东省邹平县醴泉七路 教育中心(农业局)
Baylor University 美国贝勒大学
Brandeis University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Sinographic Texts and Culture Nanjing University
K.U.Leuven
Kenyon College
Kong Ju University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
Philosophy Department,Peking University
Rowan University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SOAS) London
找到56461条数据
随物赋形 善利万物——由“水”意象看苏轼晚年
期刊
"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这是苏轼治平三年(1066年)所作《屈原庙赋》中的句子,竟如谶言一般,成为他自己31年后远谪海南儋州时的写照。
徐宏勋[1]
浅谈苏轼诗文中的人生哲理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期刊
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注重语文的工具性更不能忽视其人文性。而细读文章,品味其人文性,既有使用功能更有教育发展功能。在高中语文的选修与必修阶段,苏轼的文章就能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郑嵘
《汉书》“正月赐羊酒”校议
期刊
《汉书》卷七《昭帝纪》记载了始见于昭帝元凤三年(前78年)的一项礼制:三月,赐郡国所选有行义者涿郡韩福等五人帛,人五十匹,遣归。诏曰:“朕闵劳以官职之事,其务修孝弟以教乡里。令郡县常以正月赐羊、酒。有不幸者赐衣服一袭,祠以中牢。”(中华书局校点本《汉书》第一册225页)杨树达《汉书窥管》卷一说:“‘正月’,《王贡两龚鲍传》作‘八月’。以《后书》刘平等传考之,‘八月’是也。详《王贡两龚传》。”杨树达认为“正月”是“八月”之误,并说明有关论证将在《王贡两龚传》里展开。鉴于眼下最为通行的《汉书》校点本尚未采用杨说,而弄清“正月”是否“八月”之误的问题又有助于其他文献的整理研究,我们有必要继续探讨《汉书》卷七十二《龚胜传》的有关记载:
吴金华
英语世界的苏轼《赤壁赋》研究
期刊
英语世界学者对苏轼文赋的研究和题画诗的研究,不如对苏轼其他文学成就的关注那么广泛和深入。本文从英语世界的苏轼《赤壁赋》研究概述、"赤壁赋"的英译、《赤壁赋》的英译注释与评论、苏轼《赤壁赋》原文本的解读等方面对英语世界学者对苏轼《赤壁赋》的译介做了梳理,并对译介过程中出现的误读、误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杨玉英[1]
宋代佛教忏仪的特点 以华严宗晋水净源的罪忏思想为例
期刊
晋水净源(1011-1088)为宋代华严宗中兴之祖,与其师长水子璇并称"二水"。净源厘定了华梵七祖的华严传承谱系,以马鸣、龙树及帝心杜顺、云华智俨、贤首法藏、清凉澄观、圭峯宗密为华严七祖。后世也有将净源奉为华严八祖的,《慧因寺志》的作者明代李翥就认为,应添加净源和易菴为华严八祖、九祖:"余谓后有兴起者,当增晋水、宋易菴为九祖,而以明易菴、无际、妙空三师配可也。"
徐爽[1]
一个人的帝国——孤独的王安石
期刊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宰相是最有名的。 像秦孝公遇到商鞅、汉景帝遇到晁错一样.宋神宗在想富国强兵、洗刷国耻的时候.遇到了一心变法改变大宋积贫积弱局面的王安石,而且很快把他扶上了宰相的大位。
林东林
苏东坡草书《醉翁亭记》碑拓流源与书法价值
期刊
鄢陵县档案馆珍藏的苏东坡草书《醉翁亭记》碑帖石刻拓片,为绢面、册页装淡墨精拓本,硬板纸,前是碑文后为跋,该拓片形成于明万历年间。苏东坡草书《醉翁亭记》碑帖石刻历经四百多年沧桑,屡遭浩劫,至今下落不明。苏东坡草书《醉翁亭记》碑帖拓片的存世,不仅使苏轼草书之原貌得以传承,
王永涛[1];翟向前[1]
激情,也是编辑的生命
期刊
德国诗人歌德有句名言,“只有对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怀着深情的时候,你才能淋漓尽致地去表现它。”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也说,一篇好的文章能使人“为数日喜,寝食有味”,味从何来?有情才有味。写诗写词是这样,写新闻也是同理。穆青说过,写新闻“倘若缺乏这种激情,没有爱,没有恨,那写出来的作品只能是泛泛而谈,或者现象罗列,读起来味同嚼蜡。”范敬宜同志甚至把激情视为记者的生命。其实,激情并不是记者的专利,当编辑也需要激情,我甚至认为激情也是编辑的生命,缺乏激情的编辑绝对成不了一名好编辑。
姜圣瑜
论杨慎对苏轼词的评价——以《草堂诗余》批点本、《词品》为依据
期刊
杨慎与苏轼同为蜀人,同为文化大家,其相互关系自然受到相关研究者的关注,学界也有一些研究成果面世。早在1984年,周子瑜就杨慎对苏轼道德文章的景仰与评价展开过研究[1];1992年,赵永康亦对杨慎题苏轼《潇湘竹石图卷》进行过考证[2];2009年,冯小禄与张欢就杨慎"并州故乡"观的内涵及成因进行探讨,并与苏轼的故乡观进行了比较[3].
喻世华[1,2]
从苏东坡的“胸有成竹”到郑板桥的“胸无成竹”看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
期刊
从美术史的角度来分析苏东坡的“胸有成竹”与郑板桥的“胸无成竹”立论的提出原由,既可发现竹子对中华文化影响的渗透深度,又可证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鲜活力度。
金荷仙[1];彭镇华[1];华海镜[2];王雁[1]
到底了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