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高级检索
搜索
登录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与
或
非
关键词
标题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用户中心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遗址遗迹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返回
学术论文
搜索
搜索
高级检索
搜索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首页
学术论文
分类浏览
分类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发表时间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作者机构
"2009·学术前沿论丛"编委会
"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委会
"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台湾)中台科技大学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日本)大東文化大學
(韩国)大邱Cahtolic大学校
100191 北京,卫生部医学科研管理研究所
200235,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02年国际住房与规划联合会第46届世界大会组委会
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组织委员会
2010国际数字科技博物馆论坛秘书处
2018’中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发展暨倪绍祥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2021动物致伤防治高峰论坛组委会
256200 山东省邹平县醴泉七路 教育中心(农业局)
Baylor University 美国贝勒大学
Brandeis University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Sinographic Texts and Culture Nanjing University
K.U.Leuven
Kenyon College
Kong Ju University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
Philosophy Department,Peking University
Rowan University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SOAS) London
找到56461条数据
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
期刊
苏轼作品的动人之处,在于展现了可供人们感知、思索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表达了他深邃精微的人生体验和思考。这位我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不仅接受了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的深刻影响,而且承受过几起几落、大起大落的生活波折。在此基础上,他个人特有的敏锐直觉加深了他对人生的体验,他的过人睿智使他对人生的思考获得新的视角和高度。苏轼算不得擅长抽象思辨的哲学家,但他通过诗词文所表达的人生思想,比起他的几位前贤如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等来,更为丰富、深刻和全面,更具有典型性和吸引力,成为后世中国文人竞相仿效的对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继者的人生模式的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
王水照[1]
天下第三行书——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沉浮记
期刊
苏东坡的书法自成一体,造诣精深,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苏东坡曾说自己的书法"不及晋人,至唐褚、薛、颜、柳仿佛近之"(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也曾自言"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石苍舒醉墨堂》),与之齐名的黄庭坚则以钦慕的口吻赞叹说:"至于笔圜而意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
王琳祥
苏轼论文艺创造的自由境界
期刊
古代文论史的研究,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史,文化史研究,它与当代思想应当有更多的联结点,应该与当代社会建立更有活力的联系。在当前的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创造性的模式转换中,我们的古文论研究应该有自觉的当代意识。所以,从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的联系这一角度对其文论作一新的审视,当是不无意义的事,笔者已有专文对苏轼文化人格的独立精神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本文则试图对苏轼在独立的文化人格基础上对文艺创造的自由境界的自觉追求和理论表述作一点分析,并探讨其与当代思想的联结。
张惠民
即使戏作亦大作——谈苏轼《琴诗》
期刊
对于苏轼《琴诗》的评价,有的极尽赞誉,有的却只将其视为戏作。从创作动机来看,视苏轼《琴诗》为戏作是有道理的。但是,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并被长期流传,不仅取决于作者的创作动机,更取决于作品的内在意蕴及文学接受情况。
水汶[1]
浙江长兴县博物馆藏宋元窖藏银器
期刊
2013年4月,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村民在生产建设过程中,于距地表0.45米处发现一陶缸,缸内藏有银器数十件,以首饰为主。长兴县博物馆随后将这批银器征集入馆^([1]),现整理介绍如下。一这批银器较完整者共34件,包括簪、钗、镯、耳坠、帔坠、饰件、碗等,另有若干饰件等残损较甚。出土时器物表面裹满泥浆,多有不同程度的绿锈。
毛波[1]
《宋史·龟兹传》补正——兼论高昌回鹘王国中的双王制
期刊
《宋史·龟兹传》和宋代以前各正史的龟兹等传有很大的不同.从《后汉书·班梁列传》开始,记东汉元和三年(公元86年)班超废龟兹王尤利多,立白霸为王,此后龟兹王室大多以白为氏:如同上书列传所载,东汉延光三年(124年)龟兹王名白英;《晋书·龟兹传》载,秦苻坚时(337-385年在位)王名白纯;《梁书·龟兹传》载,"太元七年(382年),秦主苻坚遣将吕光伐西域,至龟兹,龟兹王帛(白)纯载宝出奔,光入其城,立帛纯弟震为王而归";《魏书·龟兹传》载,"龟兹国,其王姓白,即后凉吕光所立白震之后";只有《北史》所载,包括魏、齐、周、隋四朝之事,故其《龟兹传》末尾。
程溯洛[1]
东坡赤壁诗文选注
期刊
面临大江,背靠青山的东坡赤壁,自唐宋以来,就是人们游览的胜地。历代专家学者、文人墨客,题咏甚丰。苏轼研究学会即将在黄州召开学术讨论会的前夕,我们精选了部分东坡赤壁诗文,略加注释,献给大会,并以飨读者。我们的注释,力求有自己的特点:别人注过的,尽量避免重复;没有注到的,加以补充;引注不全的,加以完善;带有地方特性的,则详注之。计划分为六部分选注。本期刊登的第一部分“千秋才子有坡仙”,全是苏轼的诗文。不妥之处,敬希雅正。
饶学刚
从《湘山野录》看皇位之争对宋代书禁的影响
期刊
北宋释文莹的《湘山野录》,最早记载了太祖、太宗皇位易替之际的"烛影斧声"事件,从而开启千古疑端,使得太宗如何登上帝位这一宋史中的最大悬案遭人热议。而徽宗即位与太宗登基有诸多相似处:一是二人均属兄终弟及;二是两人即位均无先皇遗诏;三是为巩固既得之皇位,太宗曾以谋逆罪迫害亲弟秦王廷美,徽宗亦欲纠治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不逊语"之罪。既然徽宗继位与太宗有如此多的相似,徽宗为太宗避讳亦属当然之举。崇宁二年,徽宗下诏把文莹《湘山野录》连同"三苏"等11人与变法有关的文集一并严禁。《湘山野录》遂成为宋史上纯粹因皇位之争而被禁的第一部书。
邢勇[1]
是你吗,火凤凰
期刊
章舒姝[1];魏国良
以民为本的苏东坡
期刊
林语堂先生曾说,苏东坡“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确实,苏东坡从政40年,不论是在朝廷任职,还是在地方做官,甚至被贬于蛮荒之地,他都坚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为老百姓做了大量好事、实事。
苏灿[1,2]
到底了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