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高级检索
搜索
登录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与
或
非
关键词
标题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用户中心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遗址遗迹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返回
高级检索
搜索
搜索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高级检索
搜索
高级检索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正文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精确
模糊
或
与
非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正文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分类浏览
资源类型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古籍著作
有声图书
研究学者
关键字
眉山
纱縠行
三苏祠
苏轼
三苏祠博物馆
三苏文化
刘清泉
清正廉洁
三苏文化
学风家教
乌台诗案
三苏祠
苏辙
苏洵
苏轼
东坡大家讲
寿苏会
苏轼文物
专题配置标签A
寺
禅室
观
苏洵
苏轼
苏辙
年代
1048
1055
1056
1057
1059
1060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1066
1067
1068
1069
1070
1071
1072
1073
1074
1075
1076
1077
1078
1079
1080
1081
1082
1083
1084
1085
1086
1087
1088
1089
1090
1091
1092
1093
1094
1095
1096
1097
1098
1099
1100
1101
作者机构
万州
丰都
临安
临汝
丹阳
乐山
九江
云阳
仪征
余杭
儋州
六合
兴山
凤台
凤翔
凤阳
华阴
南京
南昌
博罗
叶县
合浦
吉安
吴江
周至
商丘
嘉兴
大余
大冶
奉新
奉节
定州
宜兴
宜城
宜宾
宜昌
宝鸡
宿州
富阳
尉氏
岐山
巫山
巴东
常州
广州
开封
当涂
彭泽
徐州
徐闻
德庆
忠县
怀远
息县
惠州
成都
扬州
扶风
无锡
星子
杭州
梧州
永修
汉阳
沙市
济南
浠水
海宁
涪陵
淮安
淮阳
清远
渑池
湖口
湖州
滑县
潍坊
灵璧
犍为
界首
益都
盱眙
眉县
眉山
秭归
章丘
胶州
芜湖
苏州
英德
荆门
蓬莱
藤县
襄城
襄阳
西安
许昌
诸城
赣州
连云
郑州
都昌
鄂城
重庆
钟祥
镇江
阜阳
阳新
韶关
高安
高邮
麻城
黄冈
找到90516条数据
沈德潜《宋金三家诗选》探析
期刊
《宋金三家诗选》是清代诗人和评论家沈德潜编选的苏轼、陆游和元好问诗歌的合集。通过对其分析,沈德潜的诗歌观念并非是"尊唐贱宋",他同样赞赏宋诗中有着"第一等襟抱"的"真诗"。《宋金三家诗选》的选评表现出他一贯的"诗教"观念,同时还显示出他对于宋金七言诗的偏好。最后,该文对沈德潜以及赵翼的评点做了初步研究。
侯本塔[1]
收藏
喜欢
76
和子由渑池怀旧
期刊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人生的行踪与什么相似?就像飞翔的鸿雁踏过雪泥。在雪上偶然留下指爪的痕迹,鸿雁哪里还计较飞东还是飞西?昔日那位老和尚已死又增一座新塔,墙壁破败哪里还寻得到旧日所题。
苏轼
收藏
喜欢
76
东汉《春秋》经传政治功能研究 ——以《后汉书》为中心
学术论文
《春秋》是两汉经学中的显学,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层面,《春秋》经传体现出的政治原则普遍为君臣所遵守,将其作为议政依据。《后汉书》中记载的东汉诏令奏议、君臣言辞中就征引了大量与《春秋》经传有关的内容,这些征引内容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春秋》经传在东汉政治活动中作用的新视角。从先秦及西汉著作所引《春秋》涵义看,《春秋》逐渐从泛史书意义上的《春秋》凸显出来,但是《春秋》三传的名称尚未完全从《春秋》中分离出来,他们没有将《春秋》经与三传区分开,引三传而常称《春秋》。在经历了先秦和西汉的发展之后,《后汉书》中所载《春秋》的涵义呈现出一种新的特点,引用时明确经、传,《春秋》经传的名称已基本分离。前人标举“仲尼成《春秋》,乱臣贼子惧”,此说虽然夸大了《春秋》的作用,但据实而论,汉代人确实没有把《春秋》经传当成空洞的理论,而是将《春秋》经传实实在在地付诸实践。两汉社会经义至上,经过汉儒和谶纬之说的发挥,《春秋》更加的政治化和神学化,具有深厚的政治价值,成为一部至高无上的法典,在决狱、断事领域广泛应用;除此之外,大臣、儒者还会借用《春秋》所记载的灾异,与现实发生的灾异相结合,劝谏君主,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政治问题。《春秋》被司马迁称之为“礼义之大宗”,加之“三传”对“礼”的强调,以及《春秋经》中大量与“礼”有关的记载,《春秋》经传在东汉被广泛用来参与宗庙谱序、继承废立等“礼”学问题的讨论。东汉学者对《春秋》经传的引用没有严格的今古文限制,《左传》虽然没有立于官学,但是《左传》在东汉是今、古文经学兴衰沉浮的一个显著向标,其地位也在不断地升高,呈现出崛起之势。
江雪
收藏
喜欢
75
生气不如争气
期刊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生活是自己创造的,心情是自己营造的。世界上的许多事你都无法改变!能够改变的只有你自己!当你不能改变外部世界和现状时,唯一能改变的是你自己。改变你的心态也就改变了你看世界的角度,而当你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时,即使遇到世界上最倒霉、最不幸的事,也不会成为世界上最倒霉、最不幸的人。
田晴
收藏
喜欢
75
《宋词新歌集》及其作者陈厚菴
期刊
1934年9月,《宋词新歌集》作为四川大学音乐教本,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陈厚菴。集中十二首歌曲目录如下: 1.宋徽宗《燕山亭·北行见杏花》2.柳永《雨霖铃·离别》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5.苏轼《水龙吟·扬花》6.黄庭坚《水调歌头·春行》7.周邦彦《风流子·泣别》8.陆游《沁园春》9.康与之《满庭芳·寒夜》10.辛弃疾《摸鱼儿·感怀》11.张炎《疏影》12.刘克莊《贺新淳·端午》
顾鸿乔
收藏
喜欢
75
也谈“沧海一粟”
期刊
《语文知识》93年6期37页程瑞君先生的《成语词义辨析二则》对许多辞书将“沧海一粟”的“粟”字解释为“小米”有异议。他认为沧海不是桑田,不长谷子,又在某些字典、词典上“粟”字都有“沙”的义项,故“沧海一粟”的“粟”应解释为“沙”。笔者深感此文理由充分,“粟”作“沙”来讲也未尝不可。但是此成语源于苏轼的《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蜉蝣是夏秋之际水中的一种昆虫,
陈光明
收藏
喜欢
75
《念奴娇·赤壁怀古》多种音乐创作与演唱版本的比较
学术论文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在年近半百之时发出对人生的旷达领悟与时代感怀。《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在音乐创作在清代工尺谱、青主、印青以及胡彦斌的创作,加之姜嘉锵、廖昌永、宋祖英以及胡彦斌在演唱版本上迥异的展示,让本首词在多种音乐创作与演唱版本上的比较中感受多样化艺术的表达。苏轼作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这首词是他因“乌台诗案”被贬至当时的黄州所写,并且这首词在文学上兼具儒、释、道三种思想的贯穿,通过音乐创作与演唱版本上的比较分析,真正从词的文学与音乐个性化展现中深度分析中国声乐多样性。本首词工尺谱的形式,让词与乐在创作中形成一种富有古诗词意韵的灵动之美,通过姜嘉锵的演唱,更加富有古韵之神态;青主的创作与廖昌永的演唱,使得这首词有着历史的厚重感,让听众在时代的感怀中更好的感受历史,体悟历史的内在意蕴美;印青的创作与宋祖英的演唱,加之交响化的配器,使得这首词在演绎中充满了剧化式的色彩,通过印青创作上浓郁的民族风格,让这首作品能够更好地符合大众的艺术审美;胡彦斌的音乐创作通过流行化的编创,先抑后扬的创作手法,其音乐节奏更是打破了本词原有的顿逗,加之配器与灯光舞美等艺术效果更是给人以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感受。故而多种音乐创作与演唱版本上的比较,让这首词与曲在多种音乐创作与演唱版本的比较之中更好地凸出音乐审美上的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本文通过工尺谱、青主、印青以及胡彦斌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音乐创作,加之姜嘉锵、廖昌永、宋祖英以及胡彦斌的演唱上的比较分析为例证,深入探究《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音乐创作与演唱版本的多重比较中感受其鲜明的内在艺术共性与个性。因笔者为民族声乐演唱方向,故而在学习中充分感知不同声乐的演唱形式,进而为自身的演唱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
李建民
收藏
喜欢
75
大才子苏轼的宦海浮沉
报纸
周鼎、铜鼓、玉带、金山图,这是著名的“金山四宝”。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无疑是苏东坡玉带。《苏轼诗集》有诗《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衣相报,次韵二首》。其一云:“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其二云:“此带阅人如传舍,流传到我亦悠哉。锦袍错落差相称,乞与佯狂老万回。”这两首诗的背后,有着一段有趣的故事。清人王文诰注此诗,曰:“佛印禅师住持金山寺。公便服入方丈。师云:‘此间无坐处。’公戏云:‘暂借和尚四大,用作禅林。’师曰:‘山僧有一转言,言下即答,当从所请;如稍涉拟议,则所系玉带,愿留以镇山门。’公许之,便解带置几上。师云:‘山僧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欲于何处坐?’公拟议未即答,师急呼侍者云:‘收此玉带,永镇山门。’公笑而与之。师遂取纳裙相报,因有二绝,公次韵答之。”佛印禅师是北宋高僧。据《金山志》载:“了元佛印禅师,字觉老,饶州浮梁林氏子。出家,即遍参圆通讷公,以为书记。先住江州之承天,继迁淮之斗方、庐山之开先、归宗,润州之金山、焦山,凡四十余年。缙绅之贤者,多与之游,名动朝野。神宗赐高丽磨衲金钵,以旌师德。”佛印和苏轼交情十分深厚。关于东坡玉带的故事,亦见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据《五灯会元》所载,苏轼将玉带留下之后,乃作偈曰:“百千灯作一灯光,尽是恒沙妙法王。是故东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禅床。”金山寺为此建起留玉阁,收藏这条珍贵的玉带。东坡玉带的故事,民间流传甚广。除了玉带,苏轼和佛印之间还留下了不少趣闻逸事。如清褚人获《坚瓠集》记载,苏轼生平喜欢吃猪肉,佛印主持金山寺时,得知苏轼要来,事先烧了一大锅红烧肉,虚席以待。没想到,肉却被侍者偷吃了。等苏轼到了金山,只剩下空空一口锅。苏轼没有生气,相反赋诗一首,云:“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陶潜指的是陶渊明,子瞻是苏轼的字。诗中苏轼用了一则典故。东晋时,慧远法师邀集名士,共结“莲社”,可陶渊明却是屡请不来。慧远得知陶渊明嗜酒如命,于是破例为他准备了好酒,延请陶渊明赴会。陶渊明是慧远的方外好友,苏轼以此来比喻自己和佛印的友谊。苏轼将玉带留在金山寺,这件事发生在元丰七年(1084)八月。当时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在赴任途中,他顺道来到润州,拜访佛印。次年七月,苏轼从常州赴登州上任,又一次途经润州。这次在金山寺与佛印禅师会面,苏轼带去了一部《楞伽经》。《楞伽经》是著名佛教典籍,苏轼得到的《楞伽经》,乃好友张方平所授。据涵芬楼《说郛》记载,张方平以《楞伽经》授苏轼,云:“且以钱三十万,使镂板印施于江淮间。”苏轼说:“此经在他人尤为稀世之瑞,况于公乎?请家藏为子孙无穷之福。”佛印听说此事后,对苏轼说:“印施有尽,书而刻之则无尽矣。”佛印的意思是,刻印佛经、广为布施,所做的功德是有限的;如果能够手书佛经,然后再去刻印,这才是功德无量的事情。苏轼于是留在金山寺,手书《楞伽经》。佛印同时请人到钱塘去找能工巧匠,刻印《楞伽经》,使其流传四方。佛印请苏轼手书《楞伽经》的本意,很可能是希望通过苏轼的名声,来弘扬这部佛经。苏轼在金山寺写经的地方,后来被称为“楞伽台”。从熙宁四年(1071)到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一生先后十余次到过润州。而这十多次到润州的经历,其实见证了苏轼的仕途坎坷,宦海沉浮。熙宁四年,是有确切文字记载的苏轼第一次到润州的年份。这一年,他三十六岁。因为反对熙宁变法,苏轼由京师被外放为杭州通判。这年十一月,在赴杭州上任途中,苏轼经过润州。他前去金山寺,拜访宝觉、圆通两位长老,并夜宿金山寺。第二天,他又从金山放船至焦山,并北固山,游甘露寺。苏轼著名长诗《游金山寺》,就写于这次夜宿金山之时。这首长诗给后人留下一段悬案。人们怀疑,苏轼在金山寺观赏江景时,看到了不明飞行物。为什么这么说呢?诗里有这么几句:“江中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这是苏轼笔下描绘的江景。江面上好端端地,怎么会出现如此诡异的景色呢?苏轼当年在金山寺究竟看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了。熙宁七年(1074)正月到四月,在杭州通判任上的苏轼曾到润州督导赈灾。在此期间,苏轼除了再游金山和焦山外,还和柳子玉、刁约一起,游玩南郊鹤林寺和招隐寺。柳子玉名柳瑾,他和刁约一样,都是润州丹徒人。柳子玉的儿子柳仲远娶的是苏轼的堂妹。柳子玉其时到舒州赴任,正巧经过润州,遂和苏轼得以相见。苏轼和刁约、柳子玉吟诗唱和,留下不少诗作。除了佛印,苏轼和金山寺宝觉禅师也是方外之交。苏轼有诗题曰《金山寺与柳子玉饮,大醉,卧宝觉禅榻,夜分方醒,书其壁》,即写于此次润州之行。据清查慎行诗注:“此诗真迹,鄱阳洪迈得之。淳熙十六年(1189),刻石于当涂郡斋。”当年九月,苏轼由杭州通判改任为密州知府。赴密州上任途经润州,苏轼和胡宗愈、孙洙、王存等同登多景楼,唱酬山水。苏轼舟过金山时,并未停留。宝觉禅师得知后,驾着小船追赶苏轼,为其饯行。苏轼到密州之后,宝觉禅师专门派人送去书简,致以问候。苏轼复简的同时,以《后杞菊赋》回赠宝觉。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改任湖州知府。赴任途中,他再一次经过润州。刁约这时已经病逝,苏轼亲自前往京口万松岗刁约墓地,吊唁好友。为此,苏轼写下了《祭刁景纯墓文》和《哭刁景纯》诗。其时江面突起大风,无法行舟,苏轼遂在金山寺淹留了两日。距离上次来到金山,一转眼已五年过去了。苏轼深感时光之倏忽,写诗一首,以赠宝觉。诗题《余去金山五年而复至,次旧诗韵,赠宝觉长老》。可让苏轼怎么也想不到的是,短短几个月后,令他九死一生的“乌台诗案”案发。朝廷派太常博士皇甫遵以及两名台卒,赴湖州抓捕苏轼。据《孔氏谈苑》记载,苏辙得知这一消息后,赶紧派人到湖州通知苏轼。可是送信之人怎么也赶不上皇甫遵一行。当时皇甫遵带着儿子一起赴湖州。正巧经过润州的时候,皇甫遵的儿子生了病,为了替儿子求医问药,皇甫遵在润州耽搁了半天。如此一来,送信之人才抢先一步,赶到湖州,将此事告知苏轼。苏轼安排妥当公务,静候皇甫遵的到来。
收藏
喜欢
75
荀子思想中的“仁”论探析
学术论文
“仁”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儒家仁学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不同的社会时期,“仁”表现出不同的理论特征。目前对先秦儒家仁学思想的研究多集中于孔孟,而对荀子仁学思想的研究较为缺乏。荀子作为儒家集大成者,对各家学说都有所批判,唯独推崇孔子思想,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居,并沿着孔子“以仁为本”的思路发展下去,将“仁”作为“礼”的内在精神,将“礼”作为“仁”的达成路径,开创了自己的“仁”论之道。 第一章主要介绍荀子之前仁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仁”最早的含义与祭祀有关,到了春秋时期,“仁”逐渐兴起,具有了丰富的内涵,“仁”不仅是一种美德,亦是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准。到孔子时,“仁”的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众德之首,全德之名,并将“礼”作为“仁”的达成路径。而楚简儒家文本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以性论“仁”,认为由性而生的爱最接近“仁”的内涵。到孟子时则以心释“仁”,将“仁”作为人的道德本源,为“仁”找到了合理性的依据。孔子、楚简以及孟子的仁学观念,对荀子论“仁”皆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探讨荀子之前仁学思想的发展过程,是研究荀子“仁”论的关键。 第二章主要阐述荀子“仁”论的理论基础及其特征。荀子生活在礼乐崩坏的战国末期,荀子目睹了社会道德的弱化,人性的丑陋,并从社会政治和伦理需求出发,提出了天人观和性恶论。荀子认为天是客观的物质自然界,人是自然之天的一部分,人本于天,因此人性同为自然本性,之所以说“性恶”是指自然人性中的情欲不加以规范而导致的情欲之恶。因此,荀子认为需要制定“礼”来克制人的私欲,使人向善,成就仁德。荀子从爱人、修身养性和治国之道等方面阐述荀子“仁”论的特征。从对“仁”的讨论中可以看出,荀子论“仁”主要从外在角度而言,并将儒家的仁学思想贯彻到政治实践中,使“仁”从政治理想变为了政治现实。 第三章探讨荀子之“仁”的践行指向及达成路径。第一,荀子认为“仁”并不是先天的善性,需要通过后天的“心知”和“积学”才能实现“仁”的道德自觉。因此个体想要达到“仁”,需要发挥心的功用和学习礼义法度。第二,荀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将“仁”落实在“礼”的具体制度中,“仁”作为最终的目的和愿望,需通过构建合理的制度“礼”来实现,即“行礼为仁”“以礼成仁”。 荀子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将“仁”落实在具体的制度中,使“仁”从理念层面贯彻到经验层面,从道德理想转变为政治现实,从而开辟了礼学之路。但礼学仍以仁学为基础,“仁”是“礼”存在的根据,目的是更好的实现“仁”的道德自觉,构建的是“仁本礼用”之学。
苏璐
收藏
喜欢
75
岱海湖畔的靓丽“新村”
报纸
□本报记者皇甫美鲜实习生郭羽在通往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102省道旁坐落着一座村庄,村庄东临汇祥寺、南靠岱海湖、北通岱海国际滑雪场及温泉冰雪小镇,这便是岱海镇三苏木行政村。在村委会所在地——赵家村,一群徽式建筑的农舍,格外耀眼,走在村中平坦的水泥路上,不经意间听到村民的谈话,并非家长里短,而是时政新闻、岱海环境保护……3月19日,记者来到家住三苏木行政村吉吉扣营村的索太平保老人家中,宽敞的院落看不到一点牲畜的粪便,偶尔几声“咩咩”的羊叫,才意识到这是农家;家中,电脑、电视、冰箱一应俱全,单独隔出的卫生间里,独处一角的坐便器,上下水齐备,一点不比城里人差。去年,索太平保老人的家被评为三苏木行政村“最美庭院”。老人尽管已经70岁,可满面红光、精神抖擞。他说:“自被授予最美庭院后,村委会不时组织村民前来参观,外地的也有。我发现,现在村里人把自家院都拾掇得很干净。”2016年,三苏木行政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5户,乌兰察布市文旅体局副局长张勇被派驻到这里任驻村第一书记。那时的三苏木村,土坯房遍地,邻里之间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场面屡见不鲜。张勇书记说:“经过一段时间调研,我发现,想要让村民有所改变,还得从思想上入手。”经过摸索与讨论,张勇在2018年8月1日推出了12条村规民约。如何让“软”的村规民约变为“硬”内容?张勇又想到用积分兑换激发内生动力,他便到处“化缘”,创办了由宇创公司赞助为主的爱心超市。同时,为全力推进志智双扶提升村民素质,开展了“好媳妇、好婆婆”“最好庭院”“十大孝子”“五好家庭”“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举办了“三苏木村首届农耕文化节”“贫困户联谊县”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倡导勤劳致富的良好风尚,培育和弘扬良好家风村风。索太平保说:“没想到,文化就是精神,只要把文化注入村民思想里,那力量就是无穷的。就说我们行政村首届农耕节,有秧歌、剥玉米、搓莜面等比赛,其中秧歌比赛,我们有8个自然村就有8支秧歌比赛队,代表村比赛,不仅能得奖,全村人脸上有光彩。怕落人后,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头可足了,往日有矛盾不说话的,也说开了话。现在村民们穿着时髦了,有的还说普通话,村子里到处都是新时代的气息。”“评选活动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村民对村规民约的遵守。”张勇边说边拿起手边的《村规民约积分兑换手册》,给记者展示,评定项目有脱贫成效、带头发展、维护环境卫生、邻里和睦、摒弃旧俗等十多项。张勇说:“每月我们都会逐户进行摸排,一方面进行积分评定,另一方面宣传政策,每月一到评定时间,村民们都站在门口等我们进家评定。评定完了,村民们就可凭借积分到村委会的宇创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物品,小到牙刷、香皂,大到鸡苗、电饭锅。”为了让村民们增收,村委会提出发展庭院经济,爱心超市也变换兑换奖品。2018年,由宇创爱心超市出资,免费为村民发放鸡苗4000只,2019年6月,超市又凭借积分为400户村民发放鸡苗2000只。这一做法,得到村民们一致赞誉。经过不懈努力,凉城县脱贫攻坚取得很大成就,并于去年4月退出贫困旗县序列。三苏木村更是没有一户危房,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到了7500元。仓廪实而知礼节。摘了穷帽的三苏木村民更加注重荣誉了。于是,按季度公开公示的考核评分结果,便成了大家暗中较劲的地方,有的主动承担起保洁员、护林员、治安员的职责,义务将村内的卫生打扫干净,对村里的街道进行巡查,发现垃圾及时处理,还主动参加村中的文化活动。现在,村民打麻将的少了,看书看戏的多了;酗酒闹事的少了,跳舞健身的多了;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有了明显的改观。被评为“好媳妇好婆婆”的赵家村栗丽丽与83岁的婆婆范润丽是让人羡慕的一家人。秧歌比赛那几天,娘俩住在一个院,天天结伴练秧歌。这几天,婆婆刚出院身体弱,51岁的栗丽丽天天把饭端到老人炕上。为了让老人好消化,栗丽丽把饭做得软烂绵香。乡风文明,邻里和谐。这个村是有名的长寿村,80岁以上的老人近70人。难怪驻村第一书记张勇拉着范润丽老人的手,鼓励老人:“好好活着,在咱们村你不算高龄人,上了90岁,就能享受村里的慰问金了!”
皇甫美鲜 实习生 郭羽
收藏
喜欢
75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