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高级检索
搜索
登录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与
或
非
关键词
标题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用户中心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遗址遗迹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返回
高级检索
搜索
搜索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高级检索
搜索
高级检索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正文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精确
模糊
或
与
非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正文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分类浏览
资源类型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古籍著作
有声图书
研究学者
关键字
眉山
纱縠行
三苏祠
苏轼
三苏祠博物馆
三苏文化
刘清泉
清正廉洁
三苏文化
学风家教
乌台诗案
三苏祠
苏辙
苏洵
苏轼
东坡大家讲
寿苏会
苏轼文物
专题配置标签A
寺
禅室
观
苏洵
苏轼
苏辙
年代
1048
1055
1056
1057
1059
1060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1066
1067
1068
1069
1070
1071
1072
1073
1074
1075
1076
1077
1078
1079
1080
1081
1082
1083
1084
1085
1086
1087
1088
1089
1090
1091
1092
1093
1094
1095
1096
1097
1098
1099
1100
1101
作者机构
万州
丰都
临安
临汝
丹阳
乐山
九江
云阳
仪征
余杭
儋州
六合
兴山
凤台
凤翔
凤阳
华阴
南京
南昌
博罗
叶县
合浦
吉安
吴江
周至
商丘
嘉兴
大余
大冶
奉新
奉节
定州
宜兴
宜城
宜宾
宜昌
宝鸡
宿州
富阳
尉氏
岐山
巫山
巴东
常州
广州
开封
当涂
彭泽
徐州
徐闻
德庆
忠县
怀远
息县
惠州
成都
扬州
扶风
无锡
星子
杭州
梧州
永修
汉阳
沙市
济南
浠水
海宁
涪陵
淮安
淮阳
清远
渑池
湖口
湖州
滑县
潍坊
灵璧
犍为
界首
益都
盱眙
眉县
眉山
秭归
章丘
胶州
芜湖
苏州
英德
荆门
蓬莱
藤县
襄城
襄阳
西安
许昌
诸城
赣州
连云
郑州
都昌
鄂城
重庆
钟祥
镇江
阜阳
阳新
韶关
高安
高邮
麻城
黄冈
找到114490条数据
贺铸词的特征与价值
学术论文
贺铸是北宋中后期的著名词人,他继苏轼之后,拓宽了词的写作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内涵,并融合众家之长,形成了多样化的风格。贺铸的词留传下来的有283首,数量仅次于苏轼,处于北宋词人之亚。如何通过解读《东山词》文本,探究贺铸词的特定质态,揭示贺铸词的意境及表现手法特征,从而评价其在词史上的地位,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论文引言部分先交代了贺铸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及其词作情况,其后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加以论述。第一部分直接面对文本,分析贺铸词的意境特征:朦胧细约、秾丽感伤、雄浑道劲、旷逸萧散。文章的第二部分紧承上文的分析,分析贺铸的表现手法特征,即在语言上融化前人成句和用典,情景关系处理上的融景入情,结构上的回旋曲折,多种多样的结句处理技巧,以及注重炼字炼句。文章第三部分是在前面两部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词的价值和地位。首先,他丰富和扩充了词调,用了不少新的词牌;其次他继苏轼之后进一步拓宽了词的取材范围;再者,贺铸词丰富多样化的风格对后世词人产生了巨大影响,其雄浑之词实为辛弃疾等南宋爱国词人的先驱,名作《青玉案》成为词坛上的千古绝唱。
彭建安
收藏
喜欢
48
《左传》政变描写艺术研究
学术论文
《左传》一书中除生动地描绘了春秋时代诸侯争霸的战争之外,也详细地记叙了东周各国国内所发生的种种政治变乱事件。与战争篇章不同的是,《左传》的政变篇章中用大量的篇幅来详细地记叙了政治斗争中的各种阴谋诡计以及各种谋杀、刺杀等暴力流血冲突场景。《左传》当中所记叙的不少政变事件,大都人物众多、头绪纷繁、情节曲折,表现出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我们很有必要对《左传》当中的政变描写作一个整体的、全面的研究,从中总结出一些有价值的艺术规律。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 除了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分为三部分来对《左传》的政变篇章进行研究。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对《左传》记叙的众多政变事件作一概述性的研究。在本章中,笔者主要分析了政变事件的内涵及其与战争的区别,探讨了春秋时代政变频繁发生的社会根源、政变事件的主要特点,并对《左传》中的一些重要政变事件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论。 第二章是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左传》政变篇章中的叙事艺术所作的研究。笔者认为《左传》的政变篇章一般都有完整的叙事结构,作者往往采用“每事自成一章”的形式,完整地交代事件的原委本末。作者又善于使用“类叙法”探究政变的成因,并成功地运用了“大关节”和“小动作”相结合的写法记叙政变的过程。不少政变篇章中政变前的预言和政变后的评论也很有特点。另外,《左传》在处理“急”与“缓”两种不同叙述语言的转换上,也积累了一些比较成功的艺术经验。 第三章主要探讨《左传》政变篇章中小说笔法的运用。笔者主要从细腻委曲、好奇浮夸、人物对话和“遥体人情,悬想事势”四个方面来研究《左传》政变篇章中的小说笔法。笔者认为政变篇章中细腻的细节描写、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对话已经接近小说写法。同时,笔者还讨论了《左传》政变叙事中某些细节失实的原因,认为它是《左传》的作者“遥体人情,悬想事势”的结果,并且认为“遥体人情,悬想事势”接近文学中的“虚构”,但却并不是“虚构”。 《左传》政变篇章对后世的史传文学和小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学家司马光编著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成功地学习了《左传》政变篇章的某些叙事手法。同时,《左传》中细腻委曲的细节描写手法、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生动的人物对话等都是后世小说作品的学习对象。如何更为深入的研究这些优秀的政变篇章,使其价值得到更好的彰显,是《左传》留给我们的一大课题。
王崇任
收藏
喜欢
48
石韫玉
研究学者
(1756-1837),字执如,号琢堂,又号花韵庵主人,亦称独学老人。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朝诗人、藏书家,著录家藏一千二百余种。著有《独学庐诗文集》《晚香楼集》《花韵庵诗余》及《花间九奏乐府》。《花间九奏》共含九个短剧,即《伏生授经》《罗敷采桑》《桃叶渡江》《桃源渔父》《梅妃作赋》《乐天开阁》《贾岛祭诗》《琴操参禅》及《对山救友》,皆为纯粹文人剧。其中《琴操参禅》乃据苏轼点化名妓琴操之事而成。
石韫玉
收藏
喜欢
48
朱熹
研究学者
(1130-1200),字符晦,后改仲晦,号晦庵、晦翁、云谷老人。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生于福建尤溪(今福建尤溪),徙居建阳崇安(今福建武夷山),晚年徙居考亭,学者称考亭先生,朱松子。朱熹早年师从刘子翚、李侗等,远绍孔、孟思想,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程颐、周敦颐等人的学说,融通佛、道,集宋代理学之大成,构建了庞大的哲学体系,其思想体系历宋元明清,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影响波及朝鲜、日本,朱熹也因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生平任地方官九年,在朝任职仅四十天,主要精力倾注于讲学与著述,从学者达五百余人,著述数十种,在文献整理、校雠、训诂、音韵及史学方面都有巨大贡献。在文学观念上,他以理学为本,文为末,认为“今人不去讲义理,只去学诗文,已落第二义",提出“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的文学本体论(《朱子语类》卷一三九)。他又从“理一分殊"的观点出发,肯定文学艺术的特殊性,认为:“文字到欧、苏,道理到二程,方是畅。荆公文暗,东坡文字明快,老苏文雄浑,尽有好处。"其诗文创作也有较高成就。王应麟称其诗“为中兴冠冕"(《题兰皋集后》),清朱彝尊称“南宋之文,惟朱元晦以穷理尽性之学出之,故其文在诸家中最醇"(《与李武曾论文书》),因此被奉为南宋大家(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三)。其文师法曾巩,结构严密,说理透彻。存词十九首,多道学气。著述甚富,计有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上蔡先生语录》三卷,《河南程氏遗书》二十五卷,《河南程氏外书》十二卷,《名臣言行录》前集十卷、后集十四卷,《近思录》十四卷,《四书章句集注》十九卷,《太极图解》注一卷,《通书解》一卷,《伊洛渊源录》十四卷,《诗集传》八卷,《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楚辞集注》八卷,《朱子语类》(黎靖德编)一百四十卷等,俱存世。朱熹《朱子语类》中有很多评论苏轼的文字。(曾枣庄 曾涛)
朱熹
收藏
喜欢
48
施补华
研究学者
(1835-1890),字均甫,别号岘庸,室名泽雅堂。浙江乌程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官至山东候补道员。性沉默,人疑其骄,多毁之。初入左宗棠幕,后受弹劾出嘉峪关,至阿克苏入张曜幕。其文章文词简洁,而气象雄阔,远非桐城诸家所及;诗亦深秀。著有《泽雅堂文集》《岘佣说诗》等。其《岘佣说诗》分论苏轼各体诗,一分为二,颇有见地。
施补华
收藏
喜欢
48
翁方纲
研究学者
(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直隶大兴(今北京)人。官至内阁学士,能诗文,精鉴赏,是著名的书法家、金石学家、诗论家,提出著名的肌理说。著有《复初斋集》《石洲诗话》《两汉金石记》《汉石经残字考》《焦山鼎铭考》等。因藏有南宋嘉泰刊本《注东坡先生诗》残帙和苏轼手迹《嵩阳帖》,因名其室曰苏斋(晚年自号苏斋)、宝苏室。每年于东坡生日焚香礼拜,有《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同人集苏斋拜像作》《苏斋图并序》《题王麓堂苏斋图》《苏斋图》《雪后苏斋作,坡公生日,用苏韵二首》《十二月十九日苏斋拜先生真像三首》等诗。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卷五《注东坡先生诗》两卷云:““东坡生日是今朝,愧未焚香与奠椒。却羡苏斋翁学士,年年设宴话通宵。'······苏斋翁学士岁例出宋刻《注东坡诗》于今日开筵宴客,致祝髯苏,故诗及之。"其《苏诗补注》为补《查注苏诗》而作,全书共补原注二百七十五条,新补九十四条。其《石洲诗话》《七言诗平仄举隅》《七言诗三味举隅》对苏诗亦多有评论,推崇有加。黄冈东坡赤壁碑廊有其《临苏文忠公宋本真像》石刻。
翁方纲
收藏
喜欢
48
梅大圣
研究学者
(1947-),湖北黄梅人。湖北黄冈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曾任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著有《烟雨任平生-苏轼黄州词评注》(合著)、《苏轼黄州诗文评注》《苏东坡黄州作品全编》(合作)。
梅大圣
收藏
喜欢
48
赠莘老七绝
有声图书
宋·苏轼
收藏
喜欢
48
168360太常因革禮二_歐陽修等撰
古籍
收藏
喜欢
47
宮內廳漢籍106王狀元集百家註分類東坡先生詩25卷目1卷+宋蘇軾撰王十朋編並注+宋末刊第005冊
古籍
收藏
喜欢
47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