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高级检索
搜索
登录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与
或
非
关键词
标题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用户中心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遗址遗迹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返回
高级检索
搜索
搜索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高级检索
搜索
高级检索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正文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精确
模糊
或
与
非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正文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分类浏览
资源类型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古籍著作
有声图书
研究学者
关键字
眉山
纱縠行
三苏祠
苏轼
三苏祠博物馆
三苏文化
刘清泉
清正廉洁
三苏文化
学风家教
乌台诗案
三苏祠
苏辙
苏洵
苏轼
东坡大家讲
寿苏会
苏轼文物
专题配置标签A
寺
禅室
观
苏洵
苏轼
苏辙
年代
1048
1055
1056
1057
1059
1060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1066
1067
1068
1069
1070
1071
1072
1073
1074
1075
1076
1077
1078
1079
1080
1081
1082
1083
1084
1085
1086
1087
1088
1089
1090
1091
1092
1093
1094
1095
1096
1097
1098
1099
1100
1101
作者机构
万州
丰都
临安
临汝
丹阳
乐山
九江
云阳
仪征
余杭
儋州
六合
兴山
凤台
凤翔
凤阳
华阴
南京
南昌
博罗
叶县
合浦
吉安
吴江
周至
商丘
嘉兴
大余
大冶
奉新
奉节
定州
宜兴
宜城
宜宾
宜昌
宝鸡
宿州
富阳
尉氏
岐山
巫山
巴东
常州
广州
开封
当涂
彭泽
徐州
徐闻
德庆
忠县
怀远
息县
惠州
成都
扬州
扶风
无锡
星子
杭州
梧州
永修
汉阳
沙市
济南
浠水
海宁
涪陵
淮安
淮阳
清远
渑池
湖口
湖州
滑县
潍坊
灵璧
犍为
界首
益都
盱眙
眉县
眉山
秭归
章丘
胶州
芜湖
苏州
英德
荆门
蓬莱
藤县
襄城
襄阳
西安
许昌
诸城
赣州
连云
郑州
都昌
鄂城
重庆
钟祥
镇江
阜阳
阳新
韶关
高安
高邮
麻城
黄冈
找到90516条数据
苏轼词“不协音律”辨
期刊
“以诗为词”、“不入正腔”,当是北宋以来苏词评价中最早提出的问题之一。讥其为“别格”或是虽“工”而“非本色”的说法,累见于记载。时至今日,对苏词的“不协音律”的评价,仍莫衷一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二:或谓“东坡不能歌”,故其词多不协律;或谓苏轼非不能歌,惟因其性情豪放,故“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然究其实质,皆未尽然。
王维岩[1]
收藏
喜欢
874
每逢此刻倍思卿
报纸
众所周知,苏东坡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公认的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治水名人,诗、词、散文、书、画成就极高。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史称“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坎坷命运、风雨人生让苏东坡阅历丰富、见多识广,豪放豁达、为人真诚让他挚友广众、深得人心。好书画、交友、美食、品茗、山水、歌舞……天南地北,被流放到哪一个地方都不会寂寞。从眉州到汴京,从杭州到密州,从徐州到湖州,从黄州到汝州,从二任杭州到流放颍州、扬州、定州、惠州,又从海南岛的儋州到最后回朝廷复命途中卒于常州。虽然历尽千辛万苦,但苏东坡衷心不改:报效国家、为民办事、勤奋创作。苏东坡各类朋友甚多,红颜知己不少。“明媒正娶”的先后有王弗、王闰之、王朝云。三位佳人均姓王,王闰之还是王弗的堂妹。陪伴苏东坡到晚年的只有王朝云,但她到34岁谢世时都没有“夫人”的名份,只是侍妾。苏东坡有多少个儿子?据查有4个。王弗为苏东坡生了苏迈,27岁去世。3年后,王闰之续房,生了苏迨、苏过,37岁去世。1083年,王朝云22岁那年,为苏东坡生了苏遁。苏东坡给小儿子取这个名字,是想他远离纷繁复杂的官场、躲开你死我活的争斗,不要像自己那样身为朝廷命官也颠沛流离、四处流浪。1084年7月28日,因酷热下长途跋涉,只有半岁的苏遁中暑夭折。17年后的7月28日,苏东坡在奔波忙碌中仙逝,与苏遁同忌日。苏东坡写过多少作品?有据可查的,诗有2700多首,词有300多阕,还有1500多篇赋、记、序、歌、辞等各类文章,他流传于世的作品最少4500件。苏东坡与王朝云的爱情故事为什么感动后人?来到惠州西湖,参观六如亭、拜谒朝云墓,一切有了答案。惠州西湖风光旖旎,四季如春,充分显示出南国湖泊景致的迷人魅力。因苏东坡与爱妾王朝云、儿子苏过在此度过了近3年峥嵘岁月,惠州西湖更加名扬天下。有诗为证:惠州西湖岭之东,标名亦自东坡公。孤山是惠州西湖古迹景点最集中的地方。王朝云墓位于孤山东南麓,面向碧波荡漾的湖水。墓前是为朝云遮风挡雨的六如亭。亭的两边有一副源于朝云念经的对联: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朝云墓坐西北朝东南,为一般的青砖结构,但形制独特。苏东坡亲自为平时喜欢诵《金刚般若波罗蜜心经》的爱妾写了墓志铭“……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惟佛是归。”苏东坡还写了很多怀念朝云的文章:《惠州荐朝云疏》《悼朝云》等,足见他对朝云深沉的爱恋和深切的缅怀。苏东坡与王朝云相识于一次偶遇。苏东坡35岁那年,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杭州。某日与文友游西湖,宴饮时歌舞助兴。一位12岁的歌女以其精湛的表演、艳丽的姿色闯进了苏东坡心扉。湖上美景如画,身边美女迷人。苏东坡诗兴大发,写下了千古传颂的佳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艳抹总相宜。”后来,苏东坡把12岁的王朝云收为侍儿,侍候继室王闰之。朝云出身贫寒却聪明伶俐,十分懂事,也非常敬佩仰慕东坡先生。进入苏家后,朝云与他日夜相见,爱慕之情日渐加深。能和这样一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和蔼可亲的大人朝夕相处,死而无憾。东坡也十分疼爱朝云,经常教她读书识字、吟诗弹琴。一日,饭后,苏东坡摸着肚皮问身边的侍儿们:我肚里是何物?一曰文章,又一曰见识。但朝云说,先生满肚子不合时宜。从此,苏东坡特别看重朝云,把她视作红颜知己,“知我者,唯朝云也”。朝云过世后,他还写了这样一副挽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琴,每逢暮雨倍思卿。“乌台诗案”苏东坡几乎命丧黄泉,更加印证了王朝云“满肚不合时宜”的用心良苦。苏东坡虽然躲过一劫,但跌入了人生低谷。然而,不管苏东坡被贬何处,王朝云痴心不改、生死相随。朝云墓是惠州西湖著名景点,前来拜谒的游客络绎不绝。惠州人民更是把王朝云敬奉为善良美丽、忠于爱情的女神。
张伟棠
收藏
喜欢
874
解读范仲淹忧乐观
会议论文
北宋庆历五年(1045)至皇祐元年(1049),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知邓州。期间,在古城东南隅创建花洲书院,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应挚友滕宗谅(子京)之求,在书院春风堂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至理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奋斗不息,成为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迈入21世纪的今天,研究和继承这一优秀思想,对于推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构筑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德堂
收藏
喜欢
874
宋人词本事书写的虚构现象及其反思
会议论文
宋人词本事是考订、阐释宋词的重要文献资料,然而通过将陶毂《风光好》、周邦彦《瑞鹤仙》、苏轼《卜算子》三首词之本事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宋代的词本事书写中存在相当严重的虚构现象。明确本事虚构的手法,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则本事可以何种程度上被取信:凡有大量细节描写者、凡以词句比附情节者,皆应怀疑。词本事虚构现象的存在,贬损了这类文献在考订事实、阐释词作内涵方面的价值,但是本事的虚构现象本身包含着诸多宋代词学思想的信息,也是考察宋词传播方式的重要依据。即便词本事因虚构问题不能再被视为完全的"信史",也同样是宋词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献资料。
宋学达
收藏
喜欢
873
建国初期的肇庆星湖建设工程
期刊
位于广东肇庆市区北端的星湖,是岭南著名的旅游胜地。星湖湖区座落着7座陡立峻峭、与广西桂林同为石灰岩溶岩地形的岩峰,因排列形似北斗七星而得名七星岩。有“岭南第一奇观”之誉的七星岩.唐朝已负盛名。从唐朝北海太守李邕的《端州石室记》到包拯、苏东坡、黄公度、俞大猷、汤显祖、朱彝尊、林召棠、程潜、梁寒操等历代名人.都在游览七星岩后留下遗迹。
郭剑泉[1]
收藏
喜欢
873
后记
会议论文
<正>2010年4月13日,由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举办的第七届"北大赛瑟(CCISSR)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保险、金融与经济周期"。CCISSR顾问、常务理事、研究员和理事单位代表,保险、金融、经济及相关领域的学界专家、政界高
郑伟
收藏
喜欢
873
镜头
期刊
活火山下8月14日,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锡纳朋火山多次剧烈喷发,附近村庄的居民正在洗衣服。锡纳朋火山是印尼最活跃的火山之一,当地减灾中心提醒火山口周边5公里的居民要警惕岩浆喷发。鲸的放归8月12日,14岁的白鲸“小灰”被转移至冰岛克莱茨维克海湾的鲸类自然保护区。
收藏
喜欢
873
北宋寓雷诗文研究—— 以苏轼、苏辙和秦观为例
期刊
绍圣四年(1097 年),新党得势,旧党遭贬,苏轼、苏辙和秦观先后流寓雷州。推崇儒道佛思想的他们,将其入雷前后的情感心态及三教思想融入诗文创作中。雷州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也影响着他们的诗文创作。三人寓雷的诗文创作,不仅反映了雷州当地的社会现实,还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和社会价值。
林舒雅[1];陈美幸[1];应思佳[1];崔湛霞[1];沈琳[1]
收藏
喜欢
873
孟子经权思想析论
会议论文
作为儒家经权理论的重要内容,孟子经权观是一座值得深入发掘的富矿。首先参照诸子论"权",就孟子之"权"内涵进行解析;其次围绕《公羊传》、程朱理学以及乾嘉学派的经权之辨,就孟子经权思想传承进行考察;最后立足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就孟子经权观的有益启示予以反思。我们相信,随着时代发展和思想变迁,孟子经权智慧仍将以其永恒的思维魅力被后人所铭记与借鉴。
陶武
收藏
喜欢
873
佛禅对柳宗元山水诗的影响刍议
期刊
王树海[1];王凤霞[2]
收藏
喜欢
873
到底了